第 6 章
“祖母,母亲,父王,琦儿和琮儿马上就要离府去京了,日后有段时日不能来给你们上香,待京城诸事妥当后,琦儿便立即回来接你们的灵位入京供奉,此间的不孝之处,请你们原谅。” “祖母,母亲,父王,请你们放心,琮儿已经长大成人,往后便由琮儿来保护阿姐。此去京中,你们不必挂心,静待孩儿回来接你们。” 听到那句‘往后便由琮儿来保护阿姐’,赵琦微微一怔,偏头看去时,只见对着祖母等人灵位话别的赵琮目光坚毅神情坦然。她好似忽然间才注意到,少年的面庞已在不知不觉间褪去稚嫩,有了独当一面的气概。 她的琮儿长大了啊! 赵琦不由轻笑,心底微微发烫。 二人上过香,叩首跪别先文太妃、宁王妃和宁王的牌位,携手出了祠堂,自往内院去交代事宜。 赵琦进房的时候,文竹领着郁离已收拾得七七八八,正嘱咐郁离取卧房东墙上挂着的一杆银枪。 那枪头的红缨已有些褪色,看着便颇有年头,枪刃倒是依旧锋利,冒着寒光,显然是持枪之人悉心爱护,隔三差五打磨之功。 赵琦上前接过郁离手中的银枪,拿在手中细细摩挲着:“可惜我娘不在了。” “王妃要是还在,见到咱王爷当了皇帝,不知得有多高兴。” 赵琦跟着先宁王妃练枪时,郁离和府中护卫家仆的孩子时常来看热闹,有那想学的宁王妃也从不吝惜一并教导。那时郁离方五岁,小小一个便跟着一群大孩子一起扎马步,用特制的短木枪练招,乐此不疲。是以郁离虽早已记不清先宁王妃的模样,但谈到她时总是充满了孺慕之情。 文竹进府的时候,宁王妃已过世多年,她虽未亲见,但观女若母,又常听府中人提起,如何想不出是怎生豪情的女子。 “娘娘虽看不到,郡主能走出去,娘娘也必定十分欣慰。”文竹温声开解。 赵琦收了枪,笑着问她二人:“收拾得如何了?” 文竹回道:“春夏的衣裳我各收拾了七八套,并着五套头面,其余日用只拣了紧要的带上,王爷的亦是一样。路上应急的银两备了八百两,安阳县主恐京里居大不易,担心咱们手头不够松散,另添了十个金元宝,二十个金锭。” “也太多了些,哪里就要备这么多银子,金锭留下一半,余下的和元宝退回库里,留着府里使。” 她现下虽已不管家,但到底掌家中中馈多年,府中收支了然于心。藩王府一应供给皆由朝廷发放,除此之外只有些封赏的田地收租纳粮。虽说吃穿不愁,现钱却是不多的。既要养着一府的人口吃穿,还要维持涯舟书院的开销,哪里就阔绰到能让她拿走上千两金银。 况先文太妃在世时,自愧一应吃穿用度取之于民,而王府中又个个都是闲人,于国无益于民无利,是以定下规矩,府中一应用度,需得节俭,万不可肆意挥霍。 赵琦自小耳濡目染,于银钱上俭省惯了,若不是此番头回去京,恐多有打点应急之事,八百两她都嫌带多了。 文竹答应着,又道:“府里护院郁离只挑了十来个好手,余下的仍旧各司其职,俱都托付给了常教头。咱们院里的人除了我和郁离,暂且都留在府中听信,由孙嬷嬷代管。此外,只方嬷嬷和金总管跟咱们一道走,他们都是府里的老人,先也是从京里跟出来的,方嬷嬷又在宫中待过多年,宫中规矩多,或可提点一二。涯舟书院那我刚也着人去知会了,事发突然,也来不及道别了。郡主看看还有何遗漏的,我带人立刻去添补办理。” 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