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西域兵源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普天乐·秋怀》张可久〔元代〕
……
在川帮弟子和安西北庭行营各级将领混编前,川帮精锐自视甚高。
通常情况下, 要论单打独斗,唐军中的老兵根本不是江湖门派的对手。
归根到底,是兵源的问题。
始于西魏北周,鼎盛于隋唐的府兵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农闲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武器和马匹自备。
朝廷在全国各地设立折冲府,负责府兵选拔和训练。
这些农民被选入折冲府训练时, 已经是青壮年。
除非是家传武学,亦或者天赋异禀者,绝大多数士兵终其一生,也很难练成上乘武学。
在川帮弟子眼中,唐军中的大部分士兵练习的都是外家功夫。
仅以力量来源来说,外家功夫以肌肉震颤发力为主,而玄门内功以气脉筋膜鼓荡发力为主。
这些区别,在习武之初,差别不大。甚至可以这么说,在初学时,外家功夫具有明显的优势。
初入门时,两门弟子打斗搏击,主要是拆解招式,力量对抗。
外家功夫易学易练,刚勇威勐,主于搏人。一旦交手,身材弱小的玄门弟子往往不是外家弟子的对手。
但玄门弟子内力初成后, 就能慢慢感知到对方劲力关节的转换线路, 做到身随意转,应手而击。
再往后,内力养成,心随意转,意到法随:若感应对方劲力的虚弱点、断续点,就能即刻进行攻伐和截断;
若感知对方的强盛点,就能瞬间避其锋芒,巧妙化解,辨其重心,摸清发力轨迹,再依托于身架结构,腾挪躲闪,进行引导和破坏。
川帮弟子大都出自蜀中各大门派,自幼修习玄门内功,习武练拳之前,先学丹法练气之功。
丹田筑基、内力初成后,再学武功招式。内力发动,肢体随之,亦即“内则为气,外则为拳。”
……
道门传承的玄门内功中有易筋、易骨、易髓、易血、伐毛之分, 这是用炼形的次第对功夫境界进行区分。
人身有十二对大筋,通达手脚头腰,联络骨骼关节,传导身体动能。
未曾习武之人,大筋中阴质僵浊,部分大筋甚至黏连僵直,无法传导,所以手脚举动虚浮无力,出拳难穿鲁缟。
易筋炼形之法,如同“架梁斗榫”。建房时,架上大梁,扣好搭紧榫卯,房屋骨架靠榫卯梁斗结构,稳然立起。
人之骨架靠十二对大筋立起,骨架对正,榫卯合度,就可骨现锋愣、大筋腾起、筋线发显。
以此发力,周身大筋共振颤动,如同挥鞭之劲,大筋和骨节共鸣崩响,神威迅烈,震惊四众,此为“筋骨齐鸣”。
以此劲力击打,劲气剧烈震荡,如同挥动锤鞭,可开砖碎石。被击中者如受牛撞马蹬。
以此劲力防守,感觉有使不完的力气,耐力和抗力倍增,周身不畏常人拳打脚踢。
折冲府兵中的精锐,绝大多数也就练到此重境界。而对于玄门弟子来说,这才是第一步。
在第一重易筋境界之后,武道修持进入易骨炼膜阶段。
第二重炼形境界,注重修炼骨膜和筋膜。此时周身各关节和骨面筋膜受到气血滋养,开始鼓荡充能。
到此境界,气血勃发,骨骼强硬如铁,磕击硬物而不伤,亦无痛感。即便红肿也会迅速气血充盈而消肿。此时与人硬手磕臂,对手会觉痛入骨髓,如被铁棒击中,缩手呼痛。
此时,周身关节内节节贯串,气血鼓荡形成掤劲,骨节承力内敛而肌腱放松拉长,此为“骨升肉降”,俗称“玉树挂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