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测
“嗯?” 陈夕照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被对方听出来,愣了一会儿才回道,“没有,只是有点风寒,盛……盛先生找我有什么事?” 对面也没有再问:“昨天你帮我解决麻烦,我欠你一个人情,你有什么想要的都可以告诉我。” “举手之劳,”陈夕照没指望因为这种小事收报酬,“但如果盛先生能在庭院再设计一事上多些配合,哪怕只是需求具体一些,也算是对我帮了大忙了。” 对面沉默了一会儿。 “庭院的事……应该有些误会,”他解释,“设计之初,负责这件事的助理问我大致的想法,我对这些东西既不了解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就随口说了句《孝亭杂录》里的庭院很不错,之后的事都是他去办的,只是隔段时间汇报一下进度,其实前段时间我也才搬进来,很多东西不太清楚细节。” “啊,原来如此……”这个解释陈夕照听懂了,非常典型的“甲方一张嘴,乙方跑断腿”的案例,张嘴的甚至还不是甲方本人,立场不同导致的信息不畅,进展自然不可能顺畅,这样的问题也算常见。 “可能是我助理没有说清楚,我又不是很上心,对你们的工作造成麻烦我很抱歉。”这么一说,盛知樾也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陈夕照都自认是一名合格的打工人,既然已经知道甲方的需求方向,那就好办了,只是他提到的这本书没听说过。 “盛先生您稍等,我先记录一下。” 虽然这么说着,她却将界面切换至搜索引擎,输入《孝亭杂录》,很快跳出一段百科信息,只是一眼陈夕照就愣了—— 这本书竟然和她有些关系。 书的作者是后业名士,名字很熟悉,是她东征前收的几位弟子其中之一。 在她死后入周朝为官,官拜丞相,谥孝亭侯。这本杂录就是他晚年的回忆录,其实没有什么内容,就是回忆早年跟着忠文侯陈熹学习的一些日常,一直回忆到后业灭亡。 因书中的一手好字,也因不曾涉及太多政事,这本杂录在周朝便广为流传,到了近代更是多了可供考据的史料性质。 至于盛知樾口中的庭院,说的便是陈熹当年的丞相府,说实话在其中并不占多少笔墨,只是陈熹每每出场都是在庭院之中,真要挖的话,也不是挖不出东西。 更何况,陈熹本人就在这儿,不过是把她最熟悉的地方画出来,说胸有成竹都有些谦虚了。 她这边正在看着百科,另一头盛知樾办公室外忽然响起敲门声。 “盛董……”秘长照常推门而入,却见里头的人反应和往常不一样。 盛知樾抬手虚虚放在唇边,示意他噤声,秘长见他一言不发认真聆听,以为是在进行什么非常重要的通话,识趣地关门离开。 殊不知电话那头根本就无人理睬。 良久,终于听见女声响起。 “久等了盛先生,我大概了解了您所说的风格,但有个疑问。” “你说。”他回。 “为什么是《孝亭杂录》呢?”她问:“这并不是一本专讲中式庭院的书,为什么会对其中的庭院印象深刻?” “……” 盛知樾又沉默了一会儿:“因为我有一位故人,对那套庭院十分心仪。” “呃……”陈夕照蓦然瞪大了双眼,“故,故人?” “好了,关于庭院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