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突围(霸王加更+8)
白起从二月份至上党,三月份出两支奇兵,一东两万五千兵卒绕过百里石长城,行至石长城北面,一西五千骑兵攻破故关,与两万五千兵卒会和,截断赵军的退路和粮道,将三十万赵军围困在白起新构筑的防线、百里石长城、大粮山之间的包围圈之内,另外十万赵军则是被围困在赵军辎重营所在的山谷之中。 四十万赵军为什么会被分开了,没有被围在一起呢? 因为,一直为赵军提供后勤劳动保障的韩人都被廉颇送给秦人了,韩人走后,赵军的后勤保障,自然就得由赵军拨人来负责。 廉颇是带着四十五万大军来上党的,在与王龁对战的过程中,损失了近五万的军力,剩下的还有四十多万,在韩人都走光之后,战场赵军营这边,就纯粹只剩下赵军卒了,粮草辎重等后勤服务,自然也就全部都落在了赵人身上。 所以,在当秦骑兵向北突袭故关的时候,四十万赵军被秦军五千精锐骑兵,从山谷的拐角处像切蛋糕一样,切下来一个边角,而这个切下来的豁口,也迅速的被后至赶到的秦军占领,四十万赵军就这么被分做了三十万攻战军和十万辎重军,而白起所率领的秦军主力则是像是在一个“川”字的下面画上一道横线,彻底堵住了赵军从下方冲击逃脱的可能性。 赵军也无法后退,因为横在"川"字的上头的另一道横线,就是百里石长城,百里石长城的两个关口,一个长平关,一个故关,也早就落在秦军手里了。 "川"字的上、下方都被堵死,赵军就这么被围困住了。 赵军四十万大军被围,固然难以脱困,但此时,白起所率领的秦军,同时也陷入困境。孙子兵法中说:十则围之。 意思是说,在冷兵器时代,若想完全靠人力包围对手,至少需要十倍于敌人的兵力。 白起巧妙的利用战场地势,将四十万赵军围困在两个隔断的地域中,并不代表,在围困赵军之后,白起就可以对这些赵军为所欲为了。 只是围困这四十万赵军,至少需要秦军同等的兵力。 而最开始,王纥是只带了三十万大军来上党的,徒兵二十五万,骑兵五万,粮草供应和辎重后勤保障,都是就近从河东抽调的民夫,再加上河内偶尔的军备支援,有白起之前在河内经营一年的粮草和牲畜力量打底,秦军这边的军资供应一直是非常充足的,充足到都能去接受二 十万上党百姓。 但在白起来到上党之前,这些民夫,基本上都已经各归各家了,一个是因为秦赵对峙没有战事,民夫又没有战力,待在这里白白消耗粮食不说,要真有起兵戈,这些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农夫,其实也不顶事。二来,正月过后,万物复苏,春耕开始了,王纥便下令让民夫撤离,后勤则是由秦军卒补上。 白起到来之后,将之前在河内屯兵的七万秦军卒调至上党,三十七万对四十万,白起很有信心,因为秦军精良的装备足可以弥补人数上的缺口,而且,秦军的骑兵比之赵军防御北方匈奴的骑兵还要强大,骑兵对徒兵,碾压态势尽显,就是面对面冲杀起来,秦军也会是占据优势一方。 单如果进攻改围困的话,优势瞬间就会变为劣势,而且,赵军,难道就真的没有突围致胜的机会了吗? 当然有,在白起看来,赵军还是有拼死一搏的机会的。 只要赵军集中兵力,不计代价的攻打长平关和故关这两个关口,冲破这两个关口之后,赵军就可以撤离南上党,退至北上党,乃至赵国境内,可以保存大部分兵力,不至于全军覆没。 而秦军分布在这两个关口的兵力,只有三万,三万人守住两个关口,让白起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