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确定无疑是他杀吗
的感叹。不过,他没有往深处想,他不是个过于多愁善感的人。 不过,担任助手的那位法医,看到长生似乎是反复地调整手感,便赶紧解释道:“易博士,对不起,是我没递对位置吗?或者刀柄还是刀片的号码不对?” 长生听着,也赶紧回答道:“不,不,你做的很好。是我自己,很多年没有拿过手术刀了!” 几位法医听着,有些莫名其妙,都摸不着头脑。甚至,他们都互相不经意地面面相觑了一下:这位易博士现下的年龄也就二十岁出头吧!怎么就“很多年没有拿过手术刀了”?难道,他熟练地拿手术刀时,才,才十五、六岁? 李毅民听着,当然马上意识到大家的疑问,见长生不再搭理他们,便瞅空说了句:“易博士确实是,十五、六岁就已是拿手术刀的,医科大高才生了。” 几位法医,听得明白,得知长生以前,竟然是盘龙医科大学的少年大学生,自然也对长生,更是油燃而升起佩服与崇敬之情。 长生开始解剖尸体,依然叙述着记录:“第一部分的检查结果:上、中段呼吸道,气管内均无明显致命阻塞物,也就证明了死者并不是由于冲撞、颠簸,导致气道被口水、痰液等阻塞、而无法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因为长生当时给刘喜汉作气管切开手术时,飞机上没有气切管,是用口咽气道代替的。然而,口咽气道并不能完全真正的能代替气切管。这是由于,气切管应有充气囊,以防止患者将口水、痰液等呕吐物,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口咽气道则不具有这个功能。 所以,当撞车和严重颠簸时,刘喜汉很容易将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但是,长生已了解到刘喜汉的身世经历,他通过与刘喜汉的接触,以及刘喜汉的身手、头脑、意志力和果敢的能力,便知只要交待清楚,他就一定能够注意自我控制和预防,不会让自己的呕吐物堵塞呼吸道的。 长生已非常清楚地向刘喜汉交待过:“如果你过于激动,或者尝试说话,就会把所产生的口水和痰液等呕吐物,很容易地吸入气道,造成危及生命的后果。” 在反复强调性的交待中,长生是在观察刘喜汉,他要确认,刘喜汉是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生命的。而且,他有能力不放弃自己的生命。所以,长生才放心地、将病患交接给了急救中心进行转移。如果他不能绝对相信,特战人员出身的刘喜汉,一定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吞咽,不会将呕吐物吸入气道而造成窒息。他就一定会找到理由,把刘喜汉转移到就近的医院。或者,他会陪同刘喜汉一同转移,以保证这位重要证人的安全。 刘喜汉,对于长生来说,可能是让他最为接近母亲案子内幕的人。也是他这趟回国,去破解母亲案子难点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切入点。 这也使得长生确信,即使在更加危及的关头,刘喜汉也一定会采取,一般人意想不到的自救措施,来保证自身的安全。 而且,当时,航班上的机长,也为刘喜汉争取到了充分的转移时间。除非是“谋杀灭口”,刘喜汉是不会轻易死去的。 进一步的检查,长生也有些疑惑了,他首先发现了“颈脉充盈”,当发现“体液在肺组织间隙和肺泡内积聚”的现象时,他开始想到了心肺功能急剧衰竭,才是刘喜汉致死的真正原因。 朝着这个方向,他解剖检查的结果是:几乎刘喜汉的重要体循环都可见淤血。 这是明显的右心衰竭及全心衰竭病理学解剖症状。紧接着,肝脾肿大及肝功能障碍、水肿及胸腹水的形成等症状,都证明了急性心肺衰竭,是刘喜汉致死的真正原因。 到此,易长生放下手术刀,轻声说道:“缝合吧。” 充当助手的两位法医,先后答道:“是,”“是。” …… 接下来,长生把提取的血液、肝组织、尿液、消化道提取物等,送去有关部门,进行毒物检验。 然后长生就准备稍事休息一下,就应该可以离开了。 不过没等长生清洗完毕,卢建军就拉着李毅民,站到了长生身后不远的地方。 “易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