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生命演化探索
才能正常进行。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恐龙既不是像鳄鱼或蜥蜴那样的冷血动物,也不是像哺乳动物或鸟类那样的恒温动物。它们是“中温动物”(mesotherm),其代谢系统介于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需要温暖的气候来维持它们的体温,从而实现基本的生物学功能。温度的下降一定对恐龙产生了很严重的影响。我们看到,新诞生的哺乳动物是有毛的,表明那时候的地球环境温度在下降。由此可以看出,恐龙兴旺的时代,地球的温度很适宜诺姆人生活。”
女土蝠接着说“每次大灭绝都是生物诞生的试错过程,大部分都失败了,于是有了大灭绝。然而,每一次大灭绝时间之后伴随的是新时代的生物诞生大爆发。
“这说明,生物灭绝不仅有自然灾害造成的局部影响,更有生物环境变化造成的同属物种普遍性独立性的灭绝,对于普及性的物种,局部灾害不会产生灭绝性灾害。也就是灭绝是多样性的。而且,生物环境变化引起的灭绝不应该叫做灭绝,而应该是一次变异。
“当然,每次变异都伴随着大面积同属生物的灭绝。这与当下某种传染病对一种生物的摧残是一样的。决定这种变化的是微生物,特别是病毒,因为大部分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很容易结合到其它生物基因链,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也改造者宿主,融入的是变异,不成功的是灭绝。
“病毒的基因组在其增殖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时刻刻都适应性的发生突变。其中大多数突变是致死性的,只有少数能生存下来。由于病毒在一次感染中,一个病毒粒子要增殖几百万次,存在产生突变的机会。因此一种病毒从群体水平看,在遗传学上不是同源的.病毒的自然变异是非常缓慢的,但这种变异过程可通过外界强烈因素的刺激而加快变异。
“病毒的突变(Mutation)是指基因组中核酸碱基顺序上的化学变化,可以是一个核苷酸的改变,也可为上百上千个核苷酸的缺失或易位。而各种物理、化学诱变剂(Mutagens)可提高突变率,如温度、射线、5-溴尿嘧啶、亚硝酸盐等的作用均可诱发突变。突变株与原先的野生型病毒(Wild-type virus)特性不同,表现为病毒毒力、抗原组成、温度和宿主范围等方面的改变。
“以此可以证明,生物的每次进化也是演化,都是在过去生物的基础上开始的,而每次演化的动力不是由于生物个体为生存的愿望存在的,生存的愿望只能让生物个体的表观遗传发生很小的变化,比如肌肉更强劲,跑的更快,动作更灵活。但是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比如从食草变成食肉,起码组成生物消化系统的共生群组都不会接受。关于愿望,这是我们人类根据自己的思维,强加于自然属性的其它动物身上的。比如人类想飞给自己加装了翅膀,无论是生物的还是机械的,自然属性知道自己没有飞行能力,不会自主自己从高处跳下来,有没有愿望我们不得而知。同样爬到树梢上的动物为了躲避捕食,即使它情急之下跳下来没有摔死,也不会因此长出飞行能力。更何况,没有飞行能力的动物不会由于想飞主动从高处跳下来。
“促成个体本质变化的则是造物主(病毒)处于个体需求无目的地进行的。在病毒这个操作中,它侵入到自己中意的目标中,这个目标仅仅是微观的,而不是宏观的选择,也就是它可以让自己繁衍的细胞。这个盲目性就造成了宿主生物的有害感染。
“当某些外部条件适合时,比如外部能量让病毒内部基因合成出现了变化,某种病毒大面积繁衍,也伴随着某种选中的目标密集的存在。
“在这样的浸染过程中,病毒也在不断的从宿主那里窃取基因改造着自己,让自己更能有目标的成就下一代,这一行为在动物行为中演变成了生存的本能。在这个侵染过程中分成了两部分,一些没有成功的病毒让宿主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