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公元1995年,10月15日下午,天气,晴。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北部,尼雅河尽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精绝古国遗址。
“队长!快!一号墓地有重大发现!建议立即电话联系749局,通知本地民兵和驻军,协调封锁现场!”
一名年轻队员冲进联合考古小组指挥部内,冲着自己以往极为尊重的年长队长,激动吼道。
后者此时正在悠然喝着当地难得的楼兰香茶,被他这么一吼,一口茶水“噗”地一下,喷了出来。
“别激动别激动。小刘,到底有什么重大发现,先带我过去看看。”队长温言安抚。
“好的队长,您跟我来!哦,麻烦带上卫星电话,待会直接打给749局和本地驻军。”
一个月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汉代蜀地织锦护臂,20世纪最伟大,并且没有之一的考古发现,轰传全球。
这次考古发现,在少数具备知情权限的相关人士看来,如果发掘出来的仅仅只是蜀锦护臂,虽然算得上是伟大发现,但也只能是当中的“之一”而已。
而之所以不是所谓“之一”,当然和当时那名队员所说的“749局”、“本地驻军”密切相关。
负责全权处理共和国内部各类神秘事务的749局,和具备实际反恐作战经验的当地驻军,如果仅仅只是一块绣有八个隶书汉字,并且寓意吉祥如意的蜀锦护臂,哪怕它是汉代文物,却还没有具备请求以上两家进行现场联合封锁的资格。
之所以搞得这么紧张神秘,却是因为,那块织锦绣布,不是对外宣称那样,作为一块护臂,挂在一具胡人男尸的手臂上,而是作为一块肚兜,绑在一个汉人男婴的肚子上,更因为——
这个男婴,是活的!
活着的男婴连同漂亮的丝绸肚兜,被严密封存在一个长方形的透明方舱内部。
而方舱本身,虽然看起来是完全透明的,但却处于绝对的密封状态,密封到哪怕集结了华夏当世所有顶级的考古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甚至开锁专家,想尽了所能想到的一切办法,也没法打开!
这不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是什么?这不还得749局联合当地驻军共同处理?
七天后,西南深山老林某个重兵把守,戒备森严的地下基地,“圣婴”联合科考项目试验室中。
十几位身穿白衣大褂的各界专家,在透明方舱周围,布置各类探测仪器,调试各种机电参数,人人忙碌不停。
二十岁上下,被誉为“军中之花”的赵菁菁少校,一身绿色精干军装,青春俏丽而又风姿飒爽,端坐在试验室进门右手,靠近墙壁的办公桌后。
作为749局负责圣婴项目的试验小组组长兼基地长官,她一边打量眼前这些七天以来虽然没什么收获、但人人兴奋的专家精英们,一边漫不经心地问向身边同为女性的副手张紫兰教授,“兰姐,专家们现在还没办法搞懂方舱的具体原理吗?”
“是的,组长,”二十四五左右,留着一头齐耳短发,很有东方女子知性之美的张教授,伸手推推自己小巧鼻梁上的平光眼镜,认真回答,“大家现在甚至没办法搞懂它的材料构成。”
“方舱整体可视透明,看着像是有机玻璃,上方的舱门部位厚度最薄,但即使是这个最薄部位,哪怕使用了国内国外最坚硬的合金钻头,也没办法从上面取下一星半点的可用样品,所以晶相分析没法开展。”
“我们甚至连它的具体硬度,到底多少,都没法测试出来。毕竟,现有的硬度测试方法,都必须使用相应的特殊探头,在被测材料表面压出印痕后,再进行对比读数。”
“可以理解可以理解,那其它性能测试呢?包括高温测试、密封测试、耐磨测试、耐酸测试、耐碱测试等等?”赵菁菁继续问道。
“很遗憾,你说的那些测试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