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争鼎 > 第四十二章 并北戎边校尉

第四十二章 并北戎边校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向远大,在于扶济贫苦、铸造太平,恰与我的志向不谋而合。既然如此,岂有不助之理?”

“只不过都尉校尉,却是不必再提。往后或许可行,但眼下我身无寸功,实在德不配位,一个县城武官即可。”

此话入耳,王耀大喜过望。

他紧紧抓住鲍信的手,欣喜道:“我得允诚,如虎添翼也!”

鲍信也很开怀:“将军,恕在下不能立刻与君同行,战死的千名义军都是我之乡邻,终究要给乡里人一个交代。”

“抚恤金也还未下发,士卒家眷甚至都不知情,我于情于理都要回去。”

“短则半月,长则半载,在下便会前来寻找将军,实是不好意思。”

王耀听声颔首,没有不快。

这个年代人命贱如草芥,换作其他将领,别说给个交代了,大抵还会将抚恤金私吞,毕竟手下士兵都死光了。

这笔巨款不给其家属,也不会咋样。

鲍信此举,乃真君子也。

正因为其有能力,却又有自己的道德底线,王耀才会如此看重他。

“抚恤钱财可够?倘若还差……”

“够了,足够了。”

感激的看了眼新主家,鲍信正要开口言谢,帐外却忽然传来呼喊。

“主家,主家!天使来了!”

……

灼日当头,临时军营跪满士兵。

王耀伏于最前方,在其身前,一个衣着锦绣华袍的太监手捧圣旨。

面带笑容,抑扬顿挫的朗读道:

“皇帝敕曰:太原有忠良王氏,世代镇守西北边陲,为国之栋梁。本朝先有王允秉公为官,任以豫州刺史。后又有允侄耀,于国家危难之际,自费钱粮募集勇士成军,剿贼除恶,安平献计。”

“诏曰:耀不图回报,散尽家财为国出力之志向,当为世人楷模。特任其为朔方郡守、并北戎边校尉,统领并州北部五郡军事,整练军马,抗击外贼。”

念完诏书,锦袍太监笑眯眯的上前一步,温声道:“王将军。”

“接旨吧!”

王耀闻言起身,神情不大好看。

他接过诏书,未有奉上喜钱。

脸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不满。交易时说的很清楚,自己要常山国相这个官。左丰满口答应,怎么就货不对板?

朔方太守?

朔方郡现在压根不在汉庭的掌控中,早被异族占了去。这想上任,还得帮朝廷把朔方打回来?这说得过去吗?

“来人,备马!”

王耀眉头紧皱,厉声道:“全军准备开拔,立刻前往豫州府。”

“我要见大伯!”

那锦袍太监闻言,登时就慌了神,这次他的任务就是稳住王耀。

千万不能叫他去找王允那尊瘟神。

王允党羽众多,双方一旦斗起来,纵使宦官能赢,多半也元气大伤。届时何进要是乘火打劫,那事情就难搞了。

再者本来这件事,就是他们办砸了。说到哪去,都是没理的。

收钱不办事,道义上说不过去。

“诶,王将军,您别这样!”

“我怎样了?说好三百万就三百万,给钱时本将含糊了吗?”

“可定下的常山国相,怎么变成朔方郡守了?朔方什么

情况谁人不知,早就被匈奴占据的地方,划给我交差?”

厌烦的摆手,王耀怒道:“这就是你们的信誉,本将算领会到了。”

眼见王耀怒不可遏,锦袍太监抹了把汗,好话说尽才将其拉至角落。

“王将军,王大爷,您消消气!”

太监面露无奈,苦笑道:“常山国相之事,左公公跟陛下提了,可那时恰好有并州来的急信。刺史张懿领着州军征伐匈奴,却大败而归,陛下震怒。”

“一看籍贯,您就是并州的,又擅长领兵打仗,陛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