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炮火覆盖
想到,敌人使用了精确制导炮弹。
前面已经提到,“共同使命”军团的火炮部署在古拜港附近,距离“黑眼罩”军团的登陆地点超过了五十公里。就算增程炮弹能打这么远,也没有准头可言。按正常操作,炮兵肯定要进行校射。简单说,就是先打出几发炮弹,由前线观察员或者其他的侦查平台观察与测量弹着点,然后根据弹着点偏差进行调整。在超远距离炮击当中,甚至要多次校准,才能对目标区域实现有效覆盖。这套战术在乌克兰战争当中被交战双方广泛采用,毕竟双方都缺乏精确制导弹药。
显然,使用精确制导炮弹就没这些问题了。
如果是末敏弹,只需要输入一个大致范围,设定攻击目标的优先级别,炮弹就会在弹道末段使用传感器搜寻符合特征的目标,再主动发起打击。就算没有发现合适的目标,很多末敏弹都会攻击次要目标,或者在落地之后改变攻击模式。少数先进的末敏弹甚至能够在落地之后转变成为地雷,在此后的几十个小时,甚至是几十天内,攻击所有从附近经过,符合特征的敌方目标。
如果是更加先进的制导弹药,比如配备毫米波导引头的制导炮弹,在进入下降阶段之后就会自动搜寻目标,而且不需要后方提供指引,抗干扰能力也非常强,对付坦克战车之类的装甲目标有非常高的命中率,用来打击停在海滩上的登陆艇,更加是百发百中,也不需要通过校射调整瞄准点。
即便性能差一些的激光制导炮弹,也只是需要前出的引导员,或者是其他平台使用激光照射目标。火炮只需要朝目标所在的方位开火,确保目标在射程范围之内,炮弹就能够在激光制导系统引导下准确命中目标。关键是,在条件相对较为理想的情况下,激光制导炮弹拥有最
高的命中精度。像“铜斑蛇”与“红土地”这些早起的激光制导炮弹,能把弹着点的偏差控制在三米之内。虽然无法保证能够百分之百的命中主战坦克,但是靠大口径炮弹的巨大威力,只要在坦克附近爆炸,就肯定能够让坦克丧失战斗力。比较先进的激光制导炮弹,比如美军“神剑”系列的激光制导型号,命中精度能达到一米,可以直接用来对付坦克战车之类的装甲平台。
当然,激光制导炮弹的最大问题,就是需要引导员或者其他平台指引目标,也就是用激光来照射目标。
显然,这也是激光制导弹药退居二线,不受军事强国待见的关键所在。
在高强度对抗,电磁环境异常复杂的现代战争当中,别说往前线派炮兵观察员,就算是派一架无人机过去,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与拥有强大电子战能力的敌人交战时,用激光照射敌方目标很有可能导致己方暴露,从而遭到敌人的火力打击。更何况,跟后方炮兵保持通信联络,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
其实,不受待见的不仅仅是激光制导弹药,还包括其他所有的半主动制导弹药,比如无线电指令制导与无线电驾束制导。为了降低对前线引导的依赖度,制导炮弹这一块,主要就朝着主动制导方向发展,还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流派。就是前面提到的,由成本导向的末敏弹,以及更加注重性能的智能炮弹。两者最大的区别,其实是导引头的性能,以及由此决定的偏差范围。
先进制导炮弹,大部分都采用了毫米波导引头,不但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命中精度也很高,非常适合用来打击坦克战车之类的装甲平台。稍微差点的,配备红外成像导引头,在有效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拥有较为理想的打击能力,综合性价比非常不错。最差的,这是惯性加卫星导航制导,通常只适合用来对付固定目标,而且在卫星导航受到干扰,没办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命中偏差会很大。
只是,雇佣军获得先进制导炮弹的难度非常大,存在很多的限制。事实上,雇佣军也很少会用到先进制导炮弹。如果真的要对付敌人的高价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