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极限营救 > 第16章 真真假假(四)

第16章 真真假假(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芯被取走了。

更加重要的是,只要有军用级浓缩铀,制作核弹就不是什么难事。

这枚核弹是美国在上个世纪六零年代制造,哪怕是专门提供给以色列,在设计的时候限制了爆炸当量,弹芯质量也不会太小。从核弹内部构造,尤其是起爆装药的尺寸就能大致判断出,弹芯大约有二十千克。在重新加工之后,采用最新的技术,二十千克浓缩铀足够制造三颗弹芯。只不过重新制作弹芯的难度也不小,因为就算能够找到核武器专家,还搞到了需要的技术设备,也需要特定场所,以及足够的时间,才能够把一个完整的弹芯分成三分,并且严格按设计好的几何尺寸,制作成新的弹芯。别说是混入杂质,即便只是尺寸与质量出现细微偏差都会导致起爆失败。几个核大国都花了几十年,进行了大量实验,才逐步掌握了弹头小型化技术。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恐怖分子会设法,比如通过核武器专家,把二十千克武器级浓缩铀完全利用起来。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利用现在的技术提高爆炸当量。

何况,还可以用来制作脏弹。

按初步测算得出的结果,追回的黄饼总共不到一吨!

恐怖分子耍了一些花招,比如在铅制容器的内壁涂抹黄饼的粉末,并且用铅锭或者其他金属物品压载。

也就是说,还有超过四吨的黄饼不知所踪。

此外,黄饼是在三个月之前失窃,因此恐怖分子有足够多的时间转移隐藏,包括送到吉达港,装进“赫克托”号的货仓。

“赫克托”号为了装载危险化学物品,货仓不但进行了加固,还做了特殊处理,临时在里面铺上一层铅板,也不是什么难事。这样就算停在港口里,也不用担心会被发现。如果恐怖分子买通了港口的管理者,那么藏几吨黄饼,更加是易如反掌。搞不好,在港务局就有恐怖组织的眼线

正是如此,戈武他们才立即出发,乘坐直升机去吉达港。

此外,戈武还联系了桑贾尼,立即派军队接管港口。如果来得及,还要在第一时间控制货轮。

可惜的是,戈武他们还是来晚了。

其实,几分钟之前接到桑贾尼的电话。在王室卫队赶到之前,“赫克托”号就离开了吉达港。根据港口的监控录像,“赫克托”号就是在等待那些恐怖分子,在恐怖分子到达之后起航。

或许知道有去无回,恐怖分子在登船之后,准确说是在“赫克托”号起航之后,把所有车辆都推下了码头。沙特军方已经派来潜水员,准备设法把车辆打捞起来,寻找能够利用的线索。

只是,戈武他们没有抱多大希望。

就算那些车辆上有线索,比如通过发动机与车架号码查到车辆的来历,说不定还能找到黄饼的残留物。只不过,要说有多大价值,其实是言过其实,毕竟线索具有时效性,而且恐怖分子随时有能发动下一次袭击。

不过,桑贾尼也没有白忙活。

依据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确认二号嫌疑人是谢尔盖,一名十多年前就离开了俄罗斯的核武器专家。

虽然没有见过此人,也不认识他,但是戈武敢肯定,就是那个出现在山谷里面,帮助马斯哈多夫确认核弹的蒙面人。关键是,找不出另外一个能够跟马斯哈多夫扯上关系,还愿意为他卖命的核武器专家。

此外,这家伙也是大有来头。

谢尔盖的父亲就是一名核武器工程师,参与了几种核弹的设计与改进工作。苏联解体的时候,他在上小学。如果苏联没解体,他的父亲没有因为设计院裁员丢掉饭碗,他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工程师。哪怕不是设计核武器的工程师,也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在工厂或者设计院过完平淡的一生。

只是,苏联解体了,而他的父亲也因为苏联解体而失业,并且在几年之后死于由酗酒导致的肝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