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村里日常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赵锦书就起来了,绕着院子快走,赵锦书虽然只想苟活,但是也得能自保不是。
走了5圈后,天亮了,娘亲也起床了。
看到院子里的赵锦书很是吃惊,“书儿,你这是在做什么?也不多加件衣服再出来?”
“娘亲,我这是跟外公学的,你看外公从不生病,就是因为他会打拳,我先练好身体,然后也要跟外公学习。我再也不要生病了,药太苦了。”
这是昨天晚上赵锦书就想到的,要给自己的身手找个出处,外公余大志是不二的人选。
外公是村里的猎户,不上山不下地的日子就绕着村子走圈,也会在自己后院打套拳法,活动活动筋骨,身体好的很,身手也依旧很利索。
简单的吃过早饭,赵锦书就出了门!
末世哪里有这么蓝的天,这么绿的山呢,不好好逛逛都对不起自己穿越来一回呀!
当然了自己目前这小胳膊腿,也只能在山脚下转悠一圈。看着这蓝天,青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都格外的美好。
回到自家小院,娘亲正在廊下忙着绣活,这也是娘俩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赵锦书突然觉得自己回来早了,应该到午饭前再回来的。
“行了,娘不逼你练习绣花了,去屋里接着认字去吧!”也许是赵锦书眼中的抗拒太明显了,余氏笑着将赵锦书打发到书房去了。
“好勒,娘!”然后利落的转身去了书房。
原主从5岁就开始学习打络子,能拿稳针就开始练习各种针法了。记忆里原主也不是那么喜欢刺绣,只不过是遵母命。
对于一个补袜子都困难的现代人来说,要适应还是需要个过程的!
赵锦书来到院子右侧的书房里,书架上放着几本书,基本都是父亲赵子恒自己手抄的,靠窗户的位置放着一张书桌,上面摆着笔墨纸砚。
记忆中,赵锦书已经学会了千字文,娘亲亲自给她启蒙的。大盛朝的文字跟现代的繁体字相差不大,赵锦书很庆幸自己没有彻底变成文盲。
赵锦书没有着急练字,而是在书架上找了一些关于本朝的书籍来看。原主只有7岁对于这个世界知道的还是太少了,还是想多了解一些才放心。
等到吃中午饭的时候,赵锦书已经对自己生活的朝代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赵锦书所在的大盛朝,对女性的约束没有那么多,女子可以改嫁,也可以立女户,也可以做生意等。
午饭是昨天的鸡汤煮的杂粮面条。不挑食的孩子吃什么都香。
赵锦书收拾好厨房,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今天并没有急着去睡觉,而是从床底下拖出了一个小箱子。床铺底下摸出钥匙,打开了原主的宝贝箱子。
箱子里,银子有3两,还有500多个铜板,另外还有一个银制的长命锁,一对银手镯,应该是原身外公外婆送的。铜板应该是原主自己做绣活挣的。
看完后,就将箱子锁好放回原来的位置。只不过这次箱子里,只剩下一些铜板,银子和银手镯等,连同钥匙都一起放回了储物空间里。
“最重要的东西,还是随身携带最安全!”
收拾好之后,赵锦书也安心的去午睡了。
午睡醒了后,赵锦书没有再去书房,而是和自己的娘亲一样,在廊下绣着帕子。接着原主没完成的绣,有着原主的记忆,再加上绣的花样也简单,坑坑绊绊给绣好了。
娘亲正在绣的是一幅百寿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这幅绣品是绣坊的老板特意跟娘亲订的。已经赶工一个月了,预计下一回去县里就能交货了。
按理来说,原主的父亲中了秀才,在这小地方应该吃穿不愁才对。但是因为赵子恒中了秀才后也就回来一两次,还都是来去冲冲。
余氏也不敢乱收礼,只有喜报传回来时,县太爷嘉奖的20两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