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趁火打劫后遗症
刘裕既是草根皇帝,也是传奇皇帝。当淝水之战打的火热,全民都在保家卫国的时候,刘裕却在赌博,而且输的差点丢了命。直到命里的贵人王谧出现,才开启了刘裕的开挂人生。
从军后的刘裕,人生规划很清晰,先扬名,每次冲锋都玩命。再立功,直到功高盖主,然后换主。尽管刘裕是乱世中少有的枭雄,但却难成济世之才,毕竟刘裕的能耐到了极限,再往前,就超出了极限,估计也得一抹黑,况且,刘裕也有短板。
刘裕最大的短板是人才驾驭,论治国,刘裕身边没有个王猛,只有个刘穆之,还在关键时候闪了刘裕。论用兵,几乎所有征伐都得刘裕出马,培养个王镇恶,还不敢轻信,培养个朱龄石,培养一半就把人推火坑里了。所以,刘裕这棵歪脖子梧桐,就缺独当一面的帮手,注定难成救世之主。
被后人夸大的战车和却月阵,那都是防守工具,对付赫连勃勃和北魏,基本上只能保证打赢,但很难全胜,因为这两家的特点是打赢了就猛冲,打输了就猛撤,战车根本没法追。
所以,刘裕能在两晋乱世排第一,但终究难与平定天下的帝王相比,就凭决策长安的败笔,也能看出刘裕的人生高度。
公元422年,刘裕驾崩,太子刘义符继位。这可是个活宝皇帝,17岁的年龄,7岁的脑袋,除了吃喝玩乐,啥都不会。还不如弟弟刘义真,那家伙贪财好色,干的都是成年人的活。
其实当初刘裕也头疼,立太子的时候刘义符才15岁,年龄还小。可这是老大,再挑年龄更小,只能是他。按说慕容垂13岁就出去砸场子,拓跋珪15岁就创业当皇帝,可那都是北方人,没法比。南方都是水乡,发育晚。
选护国重臣的时候更头疼,几个贴心人都扔在长安了,刘穆之死的早,最有希望的沈林子,也是个薄命,临死连面都没见上。最后总算挑了四个辅政大臣,可四个人加起来都顶不上诸葛亮。诸葛亮好歹能管住阿斗,而四个人根本管不住刘裕的这个阿斗。
按说阿斗不拿事,大臣们没压力,应该高兴才对。但恰恰相反,最高兴的不是大臣,而是远在北边的拓跋嗣。
听说刘裕死了,新皇帝不着调,拓跋嗣又想起了他的滑台,于是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夺回滑台的事。拓跋嗣是个稳重人,轻易不冲动,要先听取大臣意见。可其他大臣一般都不发言,因为拓跋嗣身边有个张良,君臣俩掰扯几句事就能定。这个张良是拓跋嗣的第一谋臣,名叫崔浩。学问很高也很杂,尤其是占卜学和战略规划,只要他出场,别人都成了萤火虫。
拓跋嗣说:“趁刘裕刚走,我想夺取中原,咋样?” 崔浩赶紧阻止:“趁人之危,这是缺德事,不能干。” 拓跋嗣说:“刘裕打劫后秦不就是趁人之危吗,他都不怕缺德,我怕什么?” 崔浩说:“刘裕没文化,你哪能跟他比。” 拓跋嗣笑了:“我北魏入驻中原,那样不得跟汉人学啊,就这么定了,开始下个议题。” 道德这紧箍咒拓跋嗣没戴。
下个议题是先攻城还是先抢地盘,武将奚斤开口了:“当然先攻城。” 武将就靠这个挣成绩。崔浩又阻止:“南人擅长守城,当年苻坚打襄阳,打了一年都没拿下,太伤元气,不如先把周边的地盘抢过来,城市被孤立,不用打都会投降。”
崔浩说的在理,可拓跋嗣喜欢秀肌肉,最终决定先攻城。老规矩,谁建议谁干活,奚斤是攻城派,奚斤先上。于是奚斤扛着枪就去收滑台。
滑台守将没啥名气,有名气的将帅都被刘裕扔长安了。可滑台做过几天皇城,皮挺厚,奚斤硬是没打下。回去一汇报,气得拓跋嗣说不出话,崔浩就在旁边,这面子往哪搁。干脆端来一杯酒:“这酒下次回来喝,是庆功酒还是毒酒自己选,再去打!” 奚斤一身汗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