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八王之乱的结局
司马颖一千人马。
司马颖带着人马直奔邺城,刚到洛阳,就碰见冤家司马越了,看看人家司马越,带了十万兵马,吓的司马颖一溜烟又逃回了长安。
司马越当初丢了皇上,自己跑回东海,实在没面子。这东海是司马越的封地,筹款、筹粮都方便,当然,重点是筹人。没几个月,又是十万兵马,有投诚的,有外族的,成分复杂,战斗力强。
司马越带着十万兵马从新上路,直奔长安,抢皇上。就这样,把司马颖逼回了长安。司马颙听说司马越来抢皇上,赶紧派张方去守潼关。
这潼关隘口险峻,道路狭窄,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其实早在春秋时期,这个关口是在河南境内的函谷关。老子出函谷关的时候,被尹喜拦下,写下了那部惊世绝学《道德经》。
可后来为什么又成了潼关呢?那是因为春秋时期,周王朝为了防止西边的秦国,才设的关口,函谷关离周室近,才在函谷关屯兵。后来秦统一天下,都城在咸阳,所以关口设在离咸阳较近的潼关。
尽管张方去守潼关,但司马颙心里没底,对方十万兵马,这要拦不住咋办?
人就怕心急,人常说病急乱投医,心急乱捡馊主意。司马颙这边一急,就有人来出主意。
司马越最恨的就是张方,你把张方砍了,把头送给司马越,他就会退兵了。司马颙一听,就觉得有道理,反复再想想,还是有道理。
可张方是悍将,一般人砍不了,就派个张方信任的人去办,跟砍张飞一样,趁睡着了,一刀下去,人头就送给了司马越。
司马越这个不讲武德的,提着人头,没退,继续进。一路忽悠,沿途守将都蒙了,没人拦,直接就杀到了长安。
司马颙吓得赶紧躲到太白山上,还有司马颖,跟着躲。司马越进长安,护住皇上,其他人随便抢,队伍里不少外族,很有经验,烧、杀、抢、刮。一圈下来,抬着皇上回洛阳了。
当然,长安没邺城惨,毕竟司马越不是王浚。
等司马颙和司马颖返回长安,剩下的就够养活一个人。司马颖决定离开长安回朝歌。一路坑蒙拐骗外加要饭,好不容易到朝歌,收拢了几百个旧部,还没走几步,就被抓回了邺城,关进牢里,没几天,就被牢头整死了。
司马越带着皇上回到洛阳,一道圣旨发到长安,叫司马颙去洛阳辅政。司马颙这个脱毛的凤凰,不敢不去,路上,就被掐死在马车里。
至此,八王之乱死了七个,司马越顿觉寂寞,再无斗心。
七王按离场顺序:司马亮(父司马懿)司马玮(父司马炎)司马伦(父司马懿)司马冏(伯父司马炎)司马乂(父司马炎)司马颙(司马懿三弟之孙)司马颖(父司马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