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调入团委
整个体制的规则,在逐渐地向着秦阳展开,马晓东是一个窗口,其他的人同样也是,帮着他一步步去窥探这迷雾深处的东西。 秦阳和马晓东这也是在外吃烧烤的功夫,简单的交流了一下这一件事情。马晓东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无忧无虑的家庭,比较干净的学术氛围,让他的生活有了追求理想的资本。秦阳在这一点比不上他,他也有理想,但很多时候需要看到现实。 休息了一夜,在第二天便又面临了新的问题。葛友青这个人是一个标准的团派干部,北大中文系高学历,35岁就升任正处,只要再进一步就是厅局级干部。 秦阳在面对他的时候,体会到了和以往面对如范岩之类官员的不同。冷静,温和,理性,言语密不透风,没有丝毫漏洞。 坐在办公室茶几边上的秦阳,在秘书泡好茶之后便开始等着。 葛友青说的几分钟,变成了十来分钟,手头的文件似乎关系着民生大事。可团能有什么民生大事。 正襟危坐,显得太过严肃,松松垮垮又有些轻佻,秦阳琢磨着怎么应答,又盘算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有不当的地方,便听到了葛友青的声音。 “小秦,在新单位还能适应?” “书记,我感觉挺好的。”秦阳答道。 “你的那件事情,风波算是平息了,之后有什么打算?” “多谢书记关心,无论是团委,还是在学校的工作,我都会尽职尽责去完成,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你的优势在学校可发挥不出来。” 在头一天,秦阳里请教了以下一位在机关工作多年的前辈,总结了几个要注意的地方。1:要承担,而不是甩锅。2:摆低姿态,给领导留足面子。3:即使没有具体方案,也要说出领会领导意图的话,并且给出一个方案A或B,并以请教的口吻征求领导意见,以表明自己在尽力解决问题。4:感谢的话要说到具体的事件,让领导感到自己是一个懂事的人。 机关单位不像是私人企业。私人企业讲究利益至上。而机关单位最重要的就是精神,意识形态,稳定运行。 现在的人普遍把机关单位的工作仅仅当作一份工作,其实淡忘掉了入党入职时的宣誓。 政府的工作,不仅仅是工作,这是一个吃财政饭的地方,在这里的每一份工资都是纳税人的心血,工作的服务对象永远不是该是自己。 秦阳很清楚这一点,在回答的时候,更是十分注意。 场面话,空话,套话,不是这些人想说,而是不得不说,这代表着意识形态的走向。代表着政府的定性。 你给我钱,我做好你吩咐的事情,这是远远不够的。 “书记,我想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我希望我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但我也清楚,我不过只是万万人中的一个。我会尽我所能,完成交代的任务,不辜负每一个岗位。” 大话空话套话没啥用,但是好听,且有态度。 对秦阳的表现,葛友青还是比较满意的。十五分钟的谈话很快就结束了,秦阳离开办公室之后,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色。他要从学校调到团委了。 虽说团委也不是对公事业单位,但是他是有级别的,这算是转变的身份了。 严格来说秦阳的调动是不符合程序的,事业单位的管理八级,要转变成副科得满一年时间。可是他调动的部门是团,再加上也算是有特殊优势,才促成了这次调动。 秦阳的离开似乎是必然的,这里的平台虽然不小,但是却没有他发挥的余地。范岩离开之后,新任校长回来,他这个校长助理的位置,不见得能坐稳。眼下的一切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当天范岩也找他谈了话。 “小秦,你这段时间的工作做得不错。因为你,我们学校算是长了脸了,今年的招生工作,也搞得红红火火的。”范岩先是对秦阳进行了一番肯定,随后说道:“不过到了新的单位,也要注意,不能再那么冒头了。” 临走前范岩说了一通程式化的肺腑之言,秦阳在一旁点着头,捧哏。 他要走的消息不胫而走,学校的老师们也都知道了。 “你小子,这算是高升了。”马东顺的言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