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流行,公园,电视塔
这会儿去批服装还是没那么方便的,主要是太零乱,小胡同钻的晕头转向。
新五爱市场一开市就是大爆,其实这方面的原因很重要,一下子把大家都集中在了一起,只管挑东西不用到处找浪费时间了,不管是发货的还是批货的都省心。
可惜的就是市场管理那边总感觉心里不平衡,感觉自己捞的太少了,不断的想尽方法加码,最后终于把这么大一个市场给折腾散了架。
于家娟不拿货,就是来看一看张铁军定的货心里有个数,提点建议意见什么的,站前商场那边和市里毕竟不一样,上的货也是有区别的。
张铁军带着她重点看了一下旧货,九十年代这几年正是旧货火爆的时候,这块市场很大,而且受众相当广,各个年龄段都能涵盖。
到不是张铁军乐于做这个,这是大势,你不卖也会有别人卖。
再一个就是内衣和童装,这两样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是一大块利润。
张铁军也顺路去看了看西装,上次过来没时间给耽误了。
八、九十年代这二十年,西装应该说是国内服装市场的第一位,不管哪个年纪,不管农村城市,西装都是最受欢迎的服装,没有之一。
西装之后才是其他类别,夹克,皮装,风衣和军装。校哔在这个年代也是很受年轻人追捧的穿着,尤其是藏蓝色的海军校官服。
夏天就不用说,蒙特娇就是这二十年的神,然后是鳄鱼和金利来,阿马尼,卡帕。有很多杂牌子。
鞋的话,这会儿是两种潮流,一种是以大利来老人头为主的雕花派,鞋确实好看,但就是一个字,贵,然后就是军款。
军款其实也不算便宜,但还能接受。
旅游鞋从九零年底也开始火了,尤其受女孩子喜欢,不过暂时来说还只是面对年轻人群体,不算大众潮流。牛仔裤也是。
九十年代的牛仔裤旅游鞋主要就是靠年轻女孩儿们消费的,一百多两百多一条裤子,大多数男人都有点接受不了。舍不得。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上身一件几百块的衣服,脚上一双几百上千块的皮鞋,中间……三四十块钱的裤子,然后扎一条牛逼的皮带。就很协调。
质量好,造型好,好看或者与众不同是这会儿年轻人的追求,牌子货也认,但不多,也不是太在意这东西。
向左张嘴的大号鳄鱼和向右张嘴的小号鳄鱼相处在一起都不会感觉有什么尴尬,一身上下五十块穿双一千大几的皮鞋也感觉自己牛逼闪闪。
就是这么个人又乱又和谐既要显摆又不是太在意的年头。当然了,也不少了迷(齐)你(逼)裙和职业套装丝网袜,还有恨天高雪糕鞋。
反正来也是来了,张铁军干脆就疏理了一下货源,让自己的柜台里差异化明显了一点儿,把给站前商场的和市里的分开,再增加一点大众货。
等两个人把这边弄好出来到大马路上,就已经五点多了,天空已经昏黄,夕阳金红色的阳光笼罩着天空和大地,染遍了云朵和房屋。
于家娟手搭凉棚往四下看了看,问张铁军:“现在去哪?还去不去看看鞋?”
“鞋我已经发货了,等到了你先在我那看吧,鞋的话站前和市里差别不大,都走一样的就行。”
“也行,那现在去哪?”
“走吧,找个地方把你卖了。”
张铁军伸出手,于家娟把手递给他让他牵着:“行,有人买就行,看看够不够买台车。”
张铁军往四边看了看,伸手指着西北边对于家娟说:“咱们去那吧,就在那吃饭。”
“哪?”夕阳有些刺眼,于家娟用手遮着阴往那边看:“那是哪呀?”
“电视塔。它才是沈阳最高的,上面的餐厅是转的,咱们坐着吃顿饭就能把整个沈阳看一圈。”
“那能看着吗?”
“能,它有一部分地板是玻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