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士族和黔首
韩融摸了摸自己的头发,长度还行,还能挽出个发髻,顶多是小一点,多用几层布包着也就看不出来了,松了口气,看向众人。
除了韩超,后院里的众人都是一头披肩短发,韩融无奈地对司马徽和邯郸淳说:
“你俩这是怎么了,怎么还陪着瑜儿一起胡闹呢?”
司马徽看向了邯郸淳,邯郸淳这时也感到了不好意思:
“元长啊,这不是玩心上来了,呃……”
韩融白了邯郸淳一眼,又看向司马徽:
“你也玩心上来了?”
司马徽只好在一边讪笑着,韩融单手扶额:
“你们俩这么大岁数了,唉,说你们什么好。”
这时胡昭在一边问道:
“元长叔,《孝经》上不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小时候我爹也跟我说,不能剪发。
虽然我爹也没说出为什么不能剪,可这两天我看你们剪了头,并没说什么不孝啊。”
韩融看向了司马徽,示意让他跟胡昭解释解释,司马徽对胡昭招招手:
“昭儿,我带你见过很多名士,也带你在阳翟的田野里住过一段时间,我问你,士族的头发是什么样的?黔首的头发又是什么样的?”
胡昭仰着头想了想回答道:
“士族的头发都是整整齐齐的发髻,而黔首虽然也梳着发髻,可看上去总是乱糟糟的。
啊,以前我爹解开头发梳理的时候,那头发有长有短参差不齐的。
先生的头发解开却总是整整齐齐的,我还以为是先生经常洗头的缘故。
难道说,士族的头发都修剪过,所以看上去才会整齐?那为什么《孝经》上还要那么说呢?我爹字都不认识,我爹又是怎么知道不能剪发的呢?”
司马徽便一一和胡昭解释说:
“昭儿,你知道士族和黔首阶级不同吧,最简单地来说就是士族要从外貌上和黔首区分开,比如穿整洁的衣物,整齐的头发,让人离着老远就能分辨出哪个是士族,哪个是黔首。
还有昭儿,《孝经》那么多个字,为什么你就抓住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呢。《孝经》一共两千三百余字,除了这十六个字,全篇可都没再提过发、肤二字。更不用说《孝经》全篇都没说过不能剪发了。
那是因为士族为了彰显阶级的区别,士族总不能禁止黔首穿干净衣服吧,所以这些士族和儒生便联合起来,大肆宣扬孔子说过的这十六个字,再加上还有一些很老旧的民俗,最终给全天下的汉民灌输了不能剪发的思想。”
韩超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还能这么解释的?
胡昭还是有些想不通:
“先生,我们家是黔首,所以我们都不敢剪发。
瑜儿家是大士族,所以就可以剪发,但是,先生前几天瑜儿自己剪了头发的时候,不也问了瑜儿《孝经》上的那句话吗?”
邯郸淳在一旁讪然一笑:
“我们当时就是有些意外,主要是我们也没见过把头发剪得那么短的。就想吓唬一下瑜儿,结果嘛……你都看见了。”
胡昭还是有些晕:
“所以孔子没说过不能剪发,是士族想彰显身份才不让剪的。而瑜儿先剪了头,又把我的剪了,我又把邯郸先生的剪了,邯郸先生把后院大家的头发都剪了。那为什么只有元长叔打了瑜儿的屁股,而这两天你们却打得都是我的屁股?就因为我是黔首,而瑜儿是士族?”
胡昭越想越委屈,站在那里哇地哭了起来。
后院里的众人都沉默不语,这个问题很好解答,但这个答案对于胡昭来说又太过于残酷了。
司马徽和邯郸淳虽然表面上教导着韩超,但二人都答应做了韩超的门客,从古至今只听说过敢骂明公的门客,还从未有过敢打明公的呢。
所以也就只能揍胡昭了。
也就是韩融,是韩超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