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龙志舟长子
李学坤与马援聊了很久,他觉的,马援还是有大志的,虽说,他现在只是一个代理军长,但是他的理想,却是大的多,他甚至想当个马焕章式的人物,一统西北,做一个西北王。
看来,马援受他父亲马仲方的影响太深了。李学坤不由摇摇头。
“有的时候,战争并不是解总问题的最好途径,能不动刀兵而化解危机,才是最大的功德啊,只要动了刀兵,老百姓必然受苦。”李学坤说道。
“可是大哥,你不也是杀了那么多的鬼子,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的吗?”马援反问道。
李学坤顿时有些无语,不错,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可不全是凭着打鬼子得来的,如果自己不打鬼子,那怎么可能有今天的地位。
“那不一样,我打的是鬼子,而不是内战,打鬼子,死人,那也是值得的,可是打内战,再给老百姓造成伤害那就不应该了。”李学坤说道。
“大哥,你不知道,我们马家军发迹,凭的全是战功。”
马援说完,向李学坤讲了一下马家军的历史,马家军分两支,一分青马,一分宁马,宁马又分马鸿奎与马鸿宾两支,这三马都是回民,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河湟回民起义。
1863年(同治三年),受陕西、宁夏回民起义影响,甘肃河州莫尼沟大阿訇马占鳌起兵反清,青马先人马海宴此时投身军中,为马占鳌得力战将。
1872年,马占鳌等太子寺一战“黑虎掏心”大败湘军,之后力排众议,在马海宴、马千龄的支持下,挟胜而求抚,率众归降朝廷。随后起义军被朝廷收编,重要头目封以官爵。此事件奠定了河州诸马崛起的基础。
在民国以前,河州诸马军事力量为“西军”时期,仍延续马占鳌降清时的格局,即以马占鳌子系(子马安良)为首,辖制马海宴子系(子马麒,马麟)和马千龄子系(子马福禄,马福祥)。马占鳌降清时,马千龄无军职,后为朝廷镇压回民起义才自组民团成军。诸马先隶属于董福祥的甘军系统,后独立一系,为清廷东征西讨,特别是抗击八国联军时,诸马为当时清军最英勇之部队。
民国后,马占鳌子系在政争中淡出历史,马海宴子系和马千龄子系分据青海(青马)和宁夏(宁马),先后投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马焕章、蒋介石),逐渐养大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
而马援的父亲马步方,就是青海马家军的领军人物。
马家军做事情,向来以维护自己的地盘利益为重,重用回民,对汉人存有戒心。他们为了争夺地盘,可以大打出手,但对付外来入侵,又空前团结。
1933年冬,蒋介石任命孙殿英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令其率领所部四十一军,率大军进攻宁夏。孙殿英志在吞并西北。马鸿逵、马鸿宾、马仲方、***等恐被各个击破,地盘难保,乃联合拒孙,史称“四马拒孙”战争。同时,蒋介石也希望孙殿英军阀与马家军相互攻伐,两败俱伤。四马联军约5万余人,孙殿英兵力约7万人。经过4个月激战,以孙殿英惨遭毁灭性打击而告终。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2.18万人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经河西走廊向新疆方向前进,企图打通与当时苏联的西北通道,红军与马家军在黄河沿岸,永昌、古浪、高台、倪家营子进行了激烈战斗,最终失败几乎全军覆没;西路军的五军、九军和三十军共两万一千八百人,只剩了七百余人。
不过,马家军也有抗日的英雄历史,这也是让马援引以为傲的。
一九三七年,马仲方、***派遣军队参加抗战,征调大通、互助、湟源3个县的民团共8000余人组成。其中有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藏等各民族人民,以回族较多。
全师辖3个旅。马仲方、***先后派出了两个师的兵力,分别是暂编骑兵第一师和暂编骑兵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