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水浒之开局当皇帝 > 第81章 高度白酒

第81章 高度白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次日,学生们准时来到书院上课,唯独赵籍没有来。

李清照看了看身边的空位,心里也是空荡荡的。

张建业看着赵籍(赵乙)的空位,自言自语道:“赵兄怎么还不来,难道昨晚喝多了?”

不多时,苏轼拿着书本进来。苏轼道:“开课之前,我有一件事情宣布。赵乙因母亲去世,回老家奔丧,并守孝三年,所以他不来书院了。”

众人听了,都为赵籍(赵乙)感到惋惜。虽然赵籍仅来到书院两天,但他留给学生们的印象太深了。无论是策论水平,还是写诗唱曲,都无人能及。

两天的时间,赵籍对书院的教学、生活等各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考察,同时和李清照也增进了不少感情,是时候离开了。毕竟赵籍贵为皇帝,还有许多事情等他去处理。所以赵籍找了一个蹩脚的理由离开。

此时的赵籍,在林冲和王进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樊楼。他要见樊楼的老板,谈一笔大买卖。此时的酒保已经前去通知老板,而赵籍坐在昨晚的包间等候。

仅隔了几分钟,一个身穿绸缎、长相富态的中年人在酒保的带领下进入包间。中年人拱了拱手道:“鄙人孙丰乐,樊楼的老板。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赵籍道:“我姓赵,你叫我赵公子即可。”

孙丰乐笑道:“现在才日上三竿,离午时的饭点尚早,不知赵公子来樊楼有何贵干?”

孙丰乐阅人无数,见赵籍衣着华贵,气宇非凡,身后还站着两个练家子,就知道他不是普通人,所以面带微笑询问。

赵籍道:“樊楼乃七十二家正店之首,我相信孙老板的品酒能力肯定不一般,所以带来好酒与你分享。”

所谓的正店指有酿酒权的商铺,脚店则没有酿酒权,需要从正店批发。东京的七十二家正店,每家都有自己的品牌美酒,例如樊楼常备的自酿酒名为“眉寿”、“和旨”,忻乐楼有仙醪,和乐楼有琼浆,遇仙楼有玉液……名店出名酒,名酒衬名店,这就是品牌效应。

这时候,林冲将挂在身上的酒葫芦系下来,放在桌子上。赵籍拿起酒葫芦,给孙丰乐倒了一杯酒。酒刚倒出来,孙丰乐就闻到一股醇香之味。他从未闻过如此醇香之酒,内心急不可待,想品尝一下。但他理智告诉他万万不可,万一对方是心怀叵测之人呢?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赵籍见孙丰乐并未举杯饮酒,明白他的顾虑,担心酒里有毒药。但赵籍没有点破,只是给自己也倒满一杯,然后一饮而尽,随后向孙丰乐做了个请的姿势。

孙丰乐见赵籍一饮而尽,于是自己也喝了半杯。孙丰乐赞道:“这酒很烈,有劲,口感极佳,比我们樊楼生产的酒还要好!”

赵籍暗道:“老子的酒蒸馏酒。而宋代的酒是发酵酒,很难达到比较高的度数,难以成为更加极致、更加纯粹的酒。”

早在研究玻璃、研究水泥的同时,赵籍就开始研究蒸馏酒。宋代的发酵酒是低度酒,酒精度数类似后世的啤酒或葡萄酒。这也是武松为何喝十八碗酒而不醉的原因。武松喝的酒与我们今天喝的白酒完全不是一回事。另外根据已经发现的北宋定窑烧造的酒碗测定,一碗酒能装下两百毫升。换句话说,武松喝了十八碗宋代的发酵酒,大约就是喝了七八瓶啤酒,所以不醉也自然。而赵籍习惯了后世的白酒,最低是四十二度的。于是赵籍组织人手研究蒸馏酒。

蒸馏酒是将发酵而成的酒精溶液,利用酒精的沸点(78.5℃)和水的沸点(100℃)不同,将原发酵液加热至两者沸点之间,就可从中收集到高浓度的酒精和芳香成分。有了酒精,想喝多少度的酒都能给你勾兑出来。赵籍让工匠师傅精心打造出一套蒸馏冷凝装置,又买了大量的低度酒回来,成功提纯了酒精,做出了高度白酒。

试验成功后,赵籍的酒厂开始大规模生产高度白酒。截止到目前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