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反,并没有信心推翻朱家王朝,所以大多都给自己起了一个诨名,不敢以真名自称,主要是怕失败后,其亲人受到连累。
比如,老回回、曹操、乱世王、一阵风、逼上路、薛仁贵、刘备等等,这些都是起义军首领的诨名。
“贼首不欲以姓名闻,恐为亲族累。”
面对这种流窜作战的方式,大夏朝廷也很头疼,好不容易剿灭一支,又新生出一支起义军。
这时候,三边总督杨鹤向朱由检提议,光靠军事行动解决不了农民起义,主张以抚为主,以剿为辅。他的计划简称抚局。
杨鹤认为,盗贼横起的原因是民不聊生。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朝廷必须要赈济灾民,帮助穷人渡过难关。
表面上,朱由检同意了杨鹤的意见。但实际上,朱由检只发了十万内帑赈灾。
这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
再加上在招抚过程中,执行不到位,有将领杀降,很多起义军降而复反。抚局一度不是很理想。
朱由检大怒,认为“贼势猖獗,招抚为非,杀之良是”,同时将提建议的杨鹤逮捕入狱,流放袁州。
不久,郁闷的杨鹤死在流放之地。
等到杨鹤的坟头草已长到两米高,朱由检又后悔当初流放杨鹤,给死后的他追封为太子少傅。
杨鹤入狱事件标志着大夏朝廷主抚的政策流产。
但实际上招抚也取得一些郊果,比如原起义军领袖白广恩率部受抚后,立刻会同大夏官兵,剿灭了另一支起义军可飞天部。后来,白广恩屡立战功,升至大夏总兵官。
主抚的政策流产后,朱由检敲定以剿为主,以抚为辅的方针,简称剿局。
不管是抚局还是剿局,这个阶段基本上是,各路官兵撵着各路起义军到处乱跑。
突然有一天,扫地王这路起义军收到了几百里之外的情报。
情报的大致内容是,河南凤阳,粮多兵弱,无城墙,速来!
于是,扫地王部联合了太平王部袭击了河南凤阳。
凤阳是什么地方?凤阳是大夏开国皇帝老朱的故乡。
凤阳这里传唱这样的民谣,“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两路起义军联手拿下凤阳后,挖了大夏皇帝的祖坟,开府库,发粮食,济穷民。
“凤之穷民,远几百里相邀,具以册授贼;某家富厚,某处无兵。于是贼遂拥众焚劫,震动祖陵。”
这就是很有名的凤阳挖祖坟事件。
消息传来,朱由检闻迅大哭,下罪己诏,下令各地半年内,务必剿清匪乱,并处死凤阳巡抚杨一鹏,流放巡按吴振缨。守陵的太监杨泽则畏罪自杀。
祖坟被挖后,朱由检终于慷慨了一把,一下子发了内帑一百多万,以充军费,紧急调动九镇边军七万多兵,加入剿匪行动。
按照朝廷部署,洪承畴负责剿西北,卢象升负责剿东南。
当时,东南起义军中以高迎祥部实力最强,西北起义军中以过天星、满天星、混天星、李自成部较强。
还有罗汝才、张献忠等部到处乱窜,行踪不定。
随着九镇边军的加入,特别是其中还有三千关宁铁骑,各路起义军的日子难过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高迎祥部。高迎祥算是初期各路起义军的武林盟主,自称“闯王”,实力也最强。
在孙传庭和洪承畴的联手下,高迎祥部被击溃。高迎祥被俘,押至京城后被处死。
盟主高迎祥的兵败,对其他各路起义军的信心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一些起义军领袖对前途悲观,产生畏战心理,投降了大夏帝国,如蝎子块、张妙手等部。
但是,李自成部迅速壮大,转战四方。高迎祥的残部又投靠了李自成,助长了他的实力。
从此,李自成便再称为“闯王”,成为第二代闯王。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