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夏风云录 > 第53章 二百多里的战略纵深

第53章 二百多里的战略纵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议,以尽其任事之心。”

因为袁崇焕是个不守官场规矩的人,当着孙承宗的面,公开反驳王在晋、张应吾的意见,其“气勃勃欲起”,故计当时八成是拍桌子了。

张应吾是宁前道,是袁崇焕的上司。王在晋是辽东经略,是袁崇焕的上司的上司。而且,王在晋对袁崇焕有知遇之恩。

王在晋经略时,袁崇焕是以主事(闲职)的身份,入辽当榆关监军,区区六品小官而已。后来,王在晋向朝廷推荐,破格提拔袁崇焕为兵备副使(正四品)。袁崇焕的职责也从监督改为练兵。

孙承宗不喜欢的,大概就是袁崇焕顶撞上司的这种性格。倘若没有孙承宗的支持,袁崇焕在官场上大概率会被排挤成路人。

事实上,袁崇焕顶撞上司,越职行事屡犯不改。后来,天启三年时,士兵们举报副总兵杜应魁贪赃冒饷。辽东巡抚阎鸣泰让袁崇焕去调查。袁崇焕调查发现杜应魁贪赃冒饷属实,当场越权行事,直接一刀把杜应魁脑袋砍了。

这引起孙承宗勃然大怒。不过孙承宗怜惜袁崇焕之才,还是帮他压了下来。

孙承宗之所以支持袁崇焕坚守宁远的意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蓟镇。蓟、辽两镇毗邻京师,是帝囯的咽喉。如果蓟、辽失守,敌军将长驱直入,直奔京师。

孙承宗在巡边时,发现九边中蓟镇的兵饷最低,战斗力最弱,军备最松驰。

“旧兵之有知者心当自明,惟是各边之饷蓟门最薄,宣大粮册三等,即最下者不下六钱五分,蓟门何敢望焉。”

蓟镇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在九边中的位置极其重要,但是问题是防线太长了,大小关隘一百九十处,敌军只须攻其一处,便可入侵。

虽然如此,但蓟镇近期以来并无战事。这主要是和外围的蒙古朵颜三十六部密切相关。

朵颜三十六部的位置很重要,上接邻内喀尔喀五部,下环绕着大夏的蓟镇边境。也就是说,要进攻蓟镇,就得从朵颜三十六部的地盘上穿过。

蒙古朵颜三十六部先身叫朵颜三卫,历史上和大夏渊源深厚。自蓝玉在贝尔湖击溃蒙古主力,朵颜三卫便归降大夏。到永乐期间,朵颜三朵与大夏王朝关系非常密切,后来与大夏王朝时好时坏。

而现在朵颜三十六部和大夏相处的不错,愿意出兵帮忙守辽东。大夏朝廷之所以坚持让年近八十的王象乾担任蓟辽总督,看中的就是王象乾和朵颜三十六部不少贝勒关系很好。

但此一时彼一时。今天朵颜三十六部是大夏的盟友,明天也许是大夏的敌人。孙承宗担心的就是敌人绕过八里铺新城,通过朵颜三十六部,进攻防守更薄弱的蓟镇。

这样的话,就算八里铺新城修得再固若金汤,也无济于事。因此,孙承宗主张把防线前移到宁远,让辽西南走廊多出来二百多里的战略纵深。

“道臣有宁远之说者,夫守莫先于险阨,宁远山势合抱不过数里,形如葫芦。诚得信臣精卒,荷戟守之。可以塞暗袭蓟门之路。”

然而,真正坚不可摧的防线,既不是八里铺,也不是宁远,而在于人心。

王在晋经略辽东仅四个月。在这期间,王在晋还推荐毛文龙为平辽总兵官,又加调拨福建水军给他。毛文龙也不负王在晋厚望,以朝鲜义州为据点,沿着大金、朝鲜四百里边境,通过鸭绿江上岸骚扰大金。

这让大金不得不加派兵力驻防,也减轻了辽东正面战场的压力。

根据《满文老档》的记录,天启二年六月,毛文龙对凤凰城、汤山、险山等处,进行了军事行动。“凤凰城、汤山、险山三处守堡具奏,毛文龙遣人乘夜前窥探,请遣千兵前来。汗命副将额克兴额,率兵二千,于十八日前往。”

天启二年八月,大夏皇帝同意孙承宗的请求,任其为督师,督理关城及蓟、辽、登莱、天津事务,成为第八任辽东分公司总经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