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
张灯结彩,迎接努尔哈赤进城。
第二、各路客兵一盘散沙,良莠不齐,互不为援。作壁上观的现象屡次出现。一捆粗大的木条确实难以掰断,但若绳子已经松散,一根根来掰断也不难。
第三、军备松驰,管理混乱。熊廷弼、袁应泰两任经略短短几个月内,连着出现火药爆炸事故。守城之重器都守不好,怎么能守城。
第四,朝廷用人不当。袁应泰之前的主要政绩主要是治理漳水,灌溉农田,赈济灾民。袁应泰是发展经济的一把好手,但朝廷非让他领兵去对抗虎狼之师,怕是谈不上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人才放在他最不擅长的领域,注定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一败涂地。
辽阳一直以来是辽东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沈阳、辽阳之战后,辽东七十余城(堡)守军畏惧努尔哈赤的兵锋,不战而降。“大小70余城俱剃发降。”
大夏经营二百余年的辽东大部分,从此拱手相让。大金获得了广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丰厚的物资。其中辽阳、沈阳两城屯有火炮、火枪等大量的军事物资,城中还有军工坊。
方震孺后来感慨,“京城火器尽丧于辽,存者又未中用”。大夏在军事上最大的优势在于火器多,而辽阳失守后,大量火器就归大金所有。而且,辽阳、沈阳两城还有军工坊和大量工匠,这为后来大金发展火器、重炮提供了基础。
而辽南金、复、盖、海四卫向来就是辽东的粮仓,土地沃饶,物产丰富。失去辽南四卫,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大夏经济更是雪上加霜,辽镇驻军的军需补给更加困难。
拿到了辽东的实际控制权后,努尔哈赤实现了以战养战的战略意图。努尔哈赤占领辽阳不久,力排众议,将大金都城迁移于此,后来又改迁都沈阳。
萨尔浒大战的胜利,标志着大金帝国的正式崛起,形成大夏、蒙古、大金三方博奕的局面,而辽阳、沈阳大战的胜利,让大金帝国更加强大,逐渐形成一挑三(大夏、蒙古、朝鲜)的局面。
失去辽东后,大夏在辽地还剩下以广宁为中心的辽西地区,和宁远、锦州至山海关窄长的辽西南走廊,同时大夏与朝鲜在陆地上的连接也被断开。
而辽东账面上的26万大军,一部分被歼灭,一部分投降了大金,一部分逃往朝鲜,还有一部分退守广宁和辽西南走廊。在辽阳、沈阳大战期间,蒙古一些部落也没闲着,以掠夺为目的,乘火打劫,有些偷袭大金,有些偷袭大夏。
辽东惨败的悄息传来,京城中君臣乱成一团。朝臣们纷纷互相指责,有人指责兵部尚书崔景荣调兵遣将亳无章法,御敌无方;有人指责熊廷弼当初治军不力导致今天之祸,又装病欺君;有人指责内阁一群饭桶,心无定见,只会同声附和;有人指责御史、给事中们个个道听途说,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淆乱视听;有人指责各地巡抚只打各自算盘,不顾大局,只派老弱兵士援辽;有人指责九卿大佬畏惧人言,个个只想辞职卸责。
自万历起,大夏朝堂的政治生态进一步恶化。刑科给事中毛士龙曾上书指出,“国家言事之臣多,任事之臣少。今不惟言事者与任事者异,即言事者亦互为异”。
大学士刘一燝感慨,“大臣畏忌,不肯为国家担忧;小臣纷嚣,每至以议论偾事,此风不湔,朝廷一事难为”。
正如毛士龙、刘一燝所说的,大僚畏惧人言,不敢担当,请辞卸责;小官道听途说,指手画脚,无脑乱喷。做事人少,说话人多。补台的少,拆台的多。大夏朝堂,一地鸡毛。
骂归骂,辽东残局还是要收拾的。兵、户两部派下去调兵、征饷的人络绎不绝。第三次全国兵马大规模援辽行动又开始了。
辽东前线指挥权方面,君臣们一商量,令兵部侍郎张经世火速入辽东巡阅军务,升薛国用为第四任辽东经略,升王化贞为巡抚,升方震孺为巡按监军辽东,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