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竭全宇以供一隅
沈阳、奉集、虎皮驿,鸠工、缮障、开河、建闸。曾几何时而金汤鼎峙,则不为无功。”
朱童蒙的态度比较暖昧,他认为熊廷弼有过也有功。过在于经略期间,花岭、王大人屯、蒲河等23处小堡被大金拨掉,掠夺一番。功在于挖护城河、修筑辽阳、沈阳、奉集、虎皮驿等城,使之金汤鼎峙。至于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朱童蒙不敢下定论。
在这种情况下,大夏朝廷开始考虑辽东换帅事宜。这固然有朝臣纷纷弹劾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熊廷弼的因素。在写给皇帝几封奏章中,熊廷弼是这么说的,“自己之性命十去其八九,封疆之事务十废其二三……伏乞台慈起死人而肉白骨,怜悯放回,不敢望里门,但得生入山海关,此亦仁人君子渡蚁放雀之恩。即不幸而在九泉之下,亦当当衔结,以图所报”。
“命在须臾,有徒死无益而反成大误者。伏乞皇上为封疆深计,放臣生还。”
“弼病万万不能支矣,贼两月据关不肯退,经略两月卧床不能出……徒以不死不活之人废尽军中诸务,而将为贼乘……今日之计,惟有改蓟辽总督为经略”。
熊廷弼三番五次请辞,口气近乎哀求,说自己的病越来越重,吐泄、呕血不已,不能处理军务,再不放他生还,辽事就败坏了。
而且,熊廷弼还推荐了下一任的经略人选——蓟辽总督文球。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天启皇帝哪里还敢让熊廷弼继续经略辽东。
战略上,熊廷弼与兵部是有严重争议的,其分歧点在于“辽人不可用”。为此,熊廷弼和兵部尚书互喷了很长时间的口水。熊廷弼经略辽东才十多天,就向朝廷声称辽人是奸细。
“今日辽人已倾心向奴矣,彼虽杀其身及其父母,不恨;而公家一有差役,则怨不绝口。彼遣为奸细,则输心用命;而公家派使守城,虽以哭泣感之,而亦不动。皇上以为民心如此,能战乎?能守乎?”
熊廷弼不但敌视辽人,还排斥辽系士兵,特别是对李氏辽东军事集团,持有明显的排斥态度。熊廷弼曾说过,“开原半是达官苗裔,而包藏祸心之强虏,且为之招,有其事而始寒心,晚矣”。
能廷弼口中的达官苗裔是指辽军中存有大量蒙古、女真、高丽族人及后裔。但是边关部队里,招降、招抚少数民族为守边将士,自古就有。
实际上,女真和蒙古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建州女真的宿敌叶赫女真,以林丹汗、宰赛为代表的仇金派。难道这些势力都不能为己所用?
李家军中,李如柏确实和努尔哈赤有裙带关系,但李如松却又是为国家浴血奋战的爱国将领。说辽人中有不少是努尔哈赤的奸细不假,但辽人中也有很多御敌的勇士,怎么能一棍子打死呢。
其实,若以担心内奸的角度来看,更应该担心的应该是努尔哈赤,而不是能廷弼。
因为女真人口稀少,在大金部队里,蒙古族、汉族等外族人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大夏部队。
努尔哈赤能够策反大夏部队的汉人将领,林丹汗和熊廷弼难道就不能策反大金部队的蒙古人和汉人将领。
但在熊廷弼的坚持下,大量的客兵还是陆续前赴辽东。熊廷弼刚开始还是很乐观,认为“挨到明春二、三月间,大兵一集,何虑不能制之”。
等到大军云集后,熊廷弼才发现客兵也难用。一个是思乡情切,持续出现逃兵现象。另一个是除贺世贤以外,大多不敢与大金部队野战。
“四方宿将鳞集辽左,龟缩不战,独世贤数角斗有功,同列多忌之。”熊廷弼是不是真的病重不好说,但辽东是真病了。在熊廷弼经略期间,沈阳、辽阳外围二十多个小军事据点已被大金清扫了。沈辽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