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夏风云录 > 第47章 吾养兵百万,不废百姓一粒米

第47章 吾养兵百万,不废百姓一粒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洋地说道:“吾养兵百万,不废百姓一粒米。”

这简直太好了,不花国家财政一分钱,却能建立起庞大的军事队伍。马儿很能跑,不但不吃草,还能自己饱。

卫所军户制主要是通过军屯来实现免费养军的目的。假设甲、乙、丙三户人家共10人被征为军户,抽其2、3人为守城堡,其余人耕种。屯田的军户要向国家缴税税粮,称之为“屯田籽粒”,开始是每亩交1斗,又提到每亩交2.4斗,后来越来越高。

国家再把收上来的税粮,按照一定标准给军户发月粮。实际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刚开始的时候,这种免费养军的办法,极大地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建国初期,屯田籽粒占到全国总税粮的43%。

卫所军户制的核心思想就是为了省钱,免费养军,兵农合一。刚开始的时候,看上去还不错。但世界上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

十多年后,靖难之变开始检验卫所军户制的实效了。朱棣以八千亲兵起兵造反,而建文帝拥兵百万。最后朱棣成功了。

虽然其中原因种种,但大夏朝廷卫所军户制下的士兵战斗力极弱是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训练多年的燕王亲兵,还有向朵颜诸部招募的蒙古骑兵,军户往往是一触即溃。

再一个,开国皇帝为消除儿孙隐患,血清了一大批开国将军,让各亲王代为守边。这反而让建文帝面对叔叔造反时,无良将可选。后来,朱棣篡位后,取消了亲王的兵权,把皇族宗室的职能,从守边模式改为养猪模式。

正统十四年,检验卫所军户制不花钱的时候又来了。此时,瓦刺的首领也先完成了蒙古的短暂统一。由于朝贡的赏赐得不到满足,也先决定以掠夺为目的,兵分四路入侵大夏。

英宗朱祁镇决定效仿先帝,御驾亲征。双方兵力对比十比一,大夏五十万,蒙古五万。面对大军,也先佯败避战,引诱大军部队深入。等到朱祁镇准备撤军的时候,也先卷土重来,发动奇袭。结果大夏数十万大军又是一触即溃,皇帝朱祁镇沦为阶下囚。

嘉靖三十四年的时候,更离谱的事来了。这次是倭寇之乱。在建州女真崛起之前,大夏边患南有倭寇,北有蒙古。而倭寇之乱完全是自找的,主要是因为大夏推行的海禁政策。

一直以来,大夏的茶叶、丝绸、陶瓷等商品深受海外欢迎,在贸易中处于顺差的地位,既能赚到钱,又能刺激国内扩大生产。

但海禁之后,“片板不得下海”,民间海外贸易被朝廷列为非法行为,就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开始还只是非法走私,最后演变成武装掠夺。

虽然倭寇的主力来自日本的浪人、武士,但其首领大多是汉人,比如代表人物汪直。汪直以日本松浦为据点,造巨舰,发展武装力量,逐渐成为倭寇中的首领。“海上之寇,非受直节制者,不得存”。

在海禁的背景下,一股仅有67人的倭寇,洗劫浙、皖、苏三地,途经府、县二十余处,杀死官兵四千多人,震惊四海。朝廷不得不派大军出动,历时八十余日,才能围歼这67人。可以说,在不花钱养兵的思想下,大夏士兵的战斗力简直是弱爆了。

卫所军户制下的大夏士兵为何如此不堪一击,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朝廷太抠门了,发给军户的月粮太少了,和小吏差不多,每月一石左右。军户既当兵又务农,收入却十分微薄。时间长了,军户练兵和屯田的积极性都在下滑,整天只琢磨着接私活来改善生活条件,导致战斗力和屯田产量都在下滑。

二是兵将分离。遇到战事,朝廷才任命总兵官,调卫所士兵随将军出征;打完战,总兵官又将士兵归还卫所。这种做法虽然再次降低了将领拥兵造反的可能性,但也把军户战斗力降得更低。凡事有利即有弊。

三是将领腐败。卫所军官常常私役军户服役、耕种,侵占军屯田。很多士兵名为军户,实为农奴。

四是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