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粮食到了
一行人奔向清江河边。
十月的天气已经进入深秋。
岸边一队队晒得黝黑发亮的纤夫赤果着上身,穿着草鞋,只在臀部围上一块布,纤绳紧紧地绷在肩上。
他们佝着腰,用最大的力气向前迈步,上身几乎与地面平行,汗水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再滑落到地上。
而他们身后,是一条条装满粮食的竹筏,在纤夫的拉动下,逆流而上。
不穿上衣是因为常年磨损,舍不得衣服,穿草鞋是为了增加与石滩的摩擦力。
苏乐每次有货到都会看到这副场景,被这场景触动,按惯例对墨来(人名:阳光的意思)说道,“给双倍价钱,这么大年纪挣这份钱太不容易。”
墨来点点头,他早就准备好了,身为苏乐的大总管,一向知道她为人处事的原则。
竹筏上堆着一袋袋用猪皮装好的大米,两人一边走一边说。
苏乐问道,“这次不顺利吗?去了一个多月,还走水路回来。”
一般情况下墨来收粮食顶多半个月就回来了,不是特殊情况不会用老办法运粮食。
西南诸部众多,经过每一个部落风险都很大,还有夹杂在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土匪,在别人的地盘上,吃亏的还是自己,苏乐就想了个办法走水路避开,保证货物的同时也不做无谓的牺牲。
流经巴山界的清江河并不是一条全程都能行船的大河,用竹筏就能一漂到底,大弯小弯,浅水深水,山壁夹缝都易过。
但粮食不能沾水,她又想到了羊皮筏,羊比猪贵,个头也没有猪大,于是用了猪皮。
得请有经验的老师傅才能将整只皮完整地扒下来,猪去头,四个脚捆好,就形成一个皮袋,硝皮去味也要有技术。
将粮食装在油纸袋里封好,再在外面套上猪皮,这样走水路一条竹筏装得多,淋湿了也不怕。
这两年苏乐带着朝夕队通过武力打通了好几个部落的关系,才没用这个法子了。
“嗯,今年收成都不好,方大当家帮了忙才弄到这么多粮食,路上有几个部落查得严,不许粮食出山,我们先走水路到丰都,改走清江河才回来”,墨来回道。
听到方大当家四个字,苏乐啧啧两声,问道,“是她主动帮的你,还是你买不着粮食了去找的她。”
墨来想着临行前方大当家交待的话,笑出了声,这两人还真是了解对方,“方大当家交待了我好几次,让我一定要主动告诉你,是她主动帮的忙。”
“唉,那这人情可欠大发了,也不知道下次会收多少利息”,苏乐撇撇嘴,那妮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墨来又笑了起来,说,“方大当家说,这次不收利息,让你有新点子了想着她,让她捞一笔。”
苏乐继续啧啧两声,上次一次生意让她拿走了六成利,心疼地说道,“这还不如收我点利息呢,这妮子的眼是真的毒。”
墨来不接话,这两个女人他都惹不起。
苏乐也没纠结,指着河上的粮食安排起来,“给石虎叔他们那五家尽快送过去,给圆通寺大和尚送两船粮食,寺里这次又收了几十个孩子,就他们后山自己种的怕是不够过冬,给朝夕院留一船,剩下的入仓。”
墨来听得认真,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阿巨和阿八,两人收到指示,点头表示明白。
“还是放到粮店平价卖出吗?”
“嗯”,苏乐点点头,不好的回忆不想多说。
不给钱会生出很多本不该生出的事,本是好心,没想到最后反而害了老百姓,这也是她吃过亏才明白的道理,真正有困难的人家会有蛮王府的专人去处理,一次也不会给多,十日一送。
墨来也深有体会,四年前他亲自送的一家,因为好心多给了一袋粮食,哪知遭人惦记上了半夜去偷粮食,被这家人发现,拼死也没护住,为了两袋米死了一家子。
哪怕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