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无情最是帝王家
蓝花花一说,其他将领也跟着追问起朱棣:“如果燕王不能打败高丽人怎么办?”
富贵险中求,大哥就是和元人作战中树立的威信。
自恃才冠诸王,燕山卫又兵强马壮,急于获取战功,提高在军中威望的朱棣决定搏一把。
“如果本王不能取胜,则甘受军罚!”
“好,那就请燕王殿下立下军令状!”
蓝花花也是不依不饶,要朱棣留下字据,以便将来。
朱棣也不含糊,当下写了军令状,就领着燕山三卫和周王卫的士兵进山围剿李成桂去了。
他那嚣张跋扈的样子,让诸将士无比的愤慨,为朱标鸣不平。
蓝玉更是以郑伯和太叔段的故事来进谏朱标,要朱标早做决断。
朱标暗笑,这蓝玉这是个粗胚啊,你他么要表忠心,也别拿这说事啊?
什么叫郑伯和太叔段的故事?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夫人在生郑庄公的时候,因为难产把夫人给吓着了,所以夫人不喜欢这个孩子,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寤生。
后来,夫人又生了一个孩子叫段,因为是顺生,所以特别喜欢他。夫人几次请求让郑武公废了寤生,改立段为太子。郑武公以不合周礼为由,没有同意。
郑武公死后,寤生顺利即位,就是郑庄公,尊母亲为太夫人。
别看儿子都那么大了,大位也已经定了下来。可是太夫人对寤生的讨厌那是与日俱增,还要扶持小儿子,给了小儿子违反祖制的封邑,还让国人称儿子为太叔。
国中的大臣几次上书郑庄公要防着太叔段,可是庄公却颇为难的说,这是太夫人的意思。还说什么多行不义必自毙。
太叔段有母亲的支持,终于等到了机会,起兵叛乱,却不知道郑庄公其实早就有防备,很快就平定了叛乱。
郑伯作为国君对国事洞若观火,深谋远虑,为国锄奸自然是无可厚非。
可是作为兄长,对胞弟不加以教诲和劝阻,却一味地放纵,养痈为患,最终骨肉相残。可以说这悲剧有一半是郑庄公纵容的结果。
蓝玉用这事了来隐喻朱标,分明就是说他对兄弟的好都是假仁假义,冷血残暴,毫无仁义可言。
说了朱标不算,还顺带把马秀英给刮棱进去了。
要知道,马秀英可就是一尊菩萨,从来没有干预过政事。
唯一的一点瑕疵就是,在晋王的问题上对孩子有点纵容。
听到蓝玉的话,朱标也眉头一紧,在思量他什么意思。
可是看到他那一张憨直的脸,就知道他没有什么心机,只不过想在诸将面前卖弄,同时给自己表一下忠心。他就是个缺少政治头脑的直人。
要是别人这样说,只怕十个脑袋也搬家了。
可谁叫他是朱标的妻舅呢,他就是再不知道收敛,老朱也不会降罪,因为他这是在为标儿说话。
老朱甚至是纵然蓝玉这样做,让蓝玉成为标儿手下的一条恶犬。
标儿还是太仁慈了,有很多话不方便说,就由蓝玉来说,起到震慑诸弟的作用。
打压了蓝玉,谁还会为标儿出头?
对朱标来说,这就是一个糙人,说轻了不顶用,说重了,他又有压力。
蓝玉说出这样没轻没重的话,朱标也只能一笑了之,
朱标可以不计较,但是晋王殿下可不能。
在朱棡听来,这就是在秋后算账啊。
太叔段不就是在说自己吗?他可是母后的小儿子。
至于那太夫人,母后在朱棡夺嫡的时候给他行了方便啊,不就是在说母后吗?
年轻的晋王立马就坐不住了,站起来指着蓝玉说道:“蓝玉,你什么意思?”
“怎么我说错了吗?太子不是对你们这些亲王太仁慈了吗?你们哪一个知道感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