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难题
刘秀笔锋一顿,将于少保那首名传千古的石灰吟写了上去,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少保这首诗,虽然辞藻不够华丽,但其中却带着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势,
在华夏咏志诗之中也可属于上乘,
将第一题做完之后,刘秀心里算是放下了一颗大石头,
科举试卷说来说去,也就是分为三个部分,
贴经,诗赋,策论,
堂试时以贴经为重,贴经多是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只需要将四书五经熟记,便也不算难,
故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而之后的乡试、会试一直到殿试,诗赋和策论这部分的比重则越占越大,策论一项需要立意新颖,逻辑自洽,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极少,
所以说来科举之中,拉分的便是这诗赋,就如同高考的数学一般,得数学者得天下,而在科举中,便是得诗赋者得天下!
不仅要求诗赋有韵,而且还要言之有物,反正老朱是最忌讳那些酸诗,又要简朴又要大气,真的很难。
幸好,还有首于少保的诗能借鉴下…
刘秀笔锋一挪,指向了第二题,
《行赏忠厚之至论》
刘秀暗道,
这是一道标准的八股题啊。
要按照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格式去写,还要使用四书五经的原文…
当然,格式是基础,要想得高分,还需要内容精彩。
刘秀眼睛一眯,前世作为天选做题人,只要看到题目就会下意识的将其分解开来,而往往答案就在这题目之中,
行赏,忠厚。
行赏是手段,而忠厚是标准,
这倒是符合老朱的用人风格,对忠诚厚道之臣大行赏赐,而对奸佞贪污之辈则是大杀特杀,
说实话,这道题很好写。
这是一道政治正确的题,只要大肆歌颂老朱赏有德罚有过的治国手段,便也能得个乙等,
不过,若是如此写下去,就与刘秀的想法截然不同了,
刘秀一直觉得贪官的存在,固然人性的贪婪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但明朝贪官如此横行,绝对是老朱政策出了问题,
而贪官往往又是些能吏,试想一下,做为一个贪官,既要捞钱,还要协调上下,还要瞒得住老朱,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啊!
既要有能力也要有胆识!
如果有方法,能让贪官不贪,让这些人把心思用到正地方,这才是治本的办法!
老朱行赏忠厚之人的原因极其简单,就是想将忠厚之人立为榜样,再导之百姓向善,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作用,
但是,存在一个恐怕老朱都没有想过的问题,
如果忠厚成为了选官第一标准,那么,能力又该放在何处呢?
这就是历代君王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有道德污点的能人,道德高尚的庸人,
你会选择哪个?
当然,肯定会存在诸葛武侯那样的德才兼备之臣,但这等人才实在太少太少,刘秀是站在一个普遍的角度来提出这个问题的。
若是在乱世,曹操给出的答案是,唯才是举。
管你是杀人放火吃小孩,只要你是能人,我就用!
若是在盛世,大多君王则选择的是德大于才,尽管如此,往往在历代王朝传到第三代的手里时,道德建设早就已经丧失殆尽了,
而大明朝,老朱选择的也是德大于才…
但是,这样真的是对国家有利的选择吗?
恐怕谁也给不出一个最优解,可是,刘秀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路了,
刘秀挥笔行书,开始作答第二题。
主考台之上,老四视线只锁定在刘秀的位置,见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