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国青春 > 第12章 二舅

第12章 二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由于地板不严实,一楼牲畜的屎尿味不断涌上二楼来,让人一进堂屋就能闻到一股恶臭。居住环境着实恶劣。

二舅王大二到城里打零工去了。家里只有二舅妈独自一人在艰难地维持家庭的基本运转。

二舅跟二舅妈生育了三个孩子。较大的两个是女孩,最小的那个是男孩。此刻,二舅妈不在家。堂屋里,表妹表弟三人正在用一口大铁锅翻炒干瘪的苞谷粒儿。没有油,没有盐,三人边炒边吃,吃得津津有味。

见赵书勤突然闯进来,姐弟三人赶紧将铁锅盖上。赵书勤径直走过去,打开锅盖,抓起几颗苞谷粒儿放入嘴里,咀嚼两口。苞谷粒儿又硬又苦,味同嚼蜡,根本无法下咽。

“家里没米了吗?”赵书勤愕然问道。目光在姐弟三人身上一一扫过。但见他们衣衫褴褛,面有菜色。

“爸爸好久都没有给我们送钱来了。家里的米早就吃光了。”表弟王焯飞怯生生地说道。他只有五岁。

“表哥,我饿。”表弟用乞求的目光巴巴地望着赵书勤。

“我知道。等我一下。”赵书勤哽咽地说道。赵书勤放下猪蹄,噙着眼泪飞快地跑到蒙晓璐家,简单地跟她说明了二舅家的悲惨情况,趁蒙正刚酒醉未醒,问她借二十斤大米。

蒙晓璐倒也爽快,二话不说就给赵书勤装了大半袋。赵书勤感激万分,不敢久留,背着米又飞奔回二舅家。

赵书勤和表妹表弟们分工合作。他负责煮猪蹄,表妹表弟们负责煮饭。不消一小时,一锅香喷喷的猪蹄热气腾腾地出炉。表妹表弟们也顾不上高温烫嘴,一阵风卷残云,把一大锅猪肘子啃得汤水不剩。他们是真的很饿。

望着姊弟三人狼吞虎咽的饥饿模样,赵书勤依稀看到了自己和妹妹赵楠楠年幼时的影子。

那时,父亲在金洞淘金。有时十天半个月都不回来。家里也是断了炊。自己和妹妹一连好几天都不得进一粒米。妹妹实在是太饿了,便去偷人家的玉米棒子来烤。不承想,人家在棒子上抹了农药,用来毒杀耗子。妹妹吃下去后肚子剧痛,满地打滚。幸亏及时送医洗胃,才得以侥幸活下来。

童年的最大印象就是饿,刻骨铭心的饿,惊天地泣鬼神的饿。所以,那时兄妹俩最高兴的时刻就是父亲从金洞回来的时候。因为父亲每次回家,都会带来不少好吃的,如饼干、糕点、猪肘子、牛肉干等。兄妹俩可以大快朵颐,把饿瘪的小肚皮撑得圆鼓鼓的。

二舅妈回来了,肩上挑着一担谷子。她原来是借粮去了。

从二舅妈口中得知,二舅在城里打零工,一次给人家上房盖瓦时,不慎从房顶摔下来,两根肋骨骨折,现在还躺在医院里。二舅干不了活,挣不了钱,住院还花去了不少,所以就再也顾不了家里。家里没了经济来源,眼下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孩子们饿了好几天。没办法,二舅妈只得出去借粮。

来来回回找了好几家,人家都以各种理由搪塞不给借。最后求爷爷告奶奶,才有一家同意帮忙。这种情况,对于以前经常遭遇的赵书勤一家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实在是太司空见惯了。

农村地区,有其淳朴的一面,也有势利的一面。而后者有时候相较于城里人来说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农村人的自私和势利,甚至可以达到惊世骇俗的地步。

宰喜侗寨由于人多地少,历来都被粮荒所困扰。在杂交水稻尚未普及的年代,宰喜侗寨四百余户,稻米完全自给自足的人家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家要靠种植一定规模的红薯、洋芋、玉米等杂粮,搭配大米使用,才能勉强对付一年。粮食富余的人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每到青黄不接时节,宰喜侗寨不少家庭需外购大米延续日子。

赵书勤家更是如此。由于全家仅父亲赵德胤分到责任田,不到半亩地,却需要养活一家四口人。粮荒就更加严重。赵德胤在金洞的收入又不稳定,经常是家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