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关于地图
虽说江渊今日用力过猛、伤口崩裂的主要原因是捂着眼一次头都没回的映荷,但这个丫头似乎对于江渊并未有过多的心疼,只是背过去的心里有些愧疚,或许是自家小姐的啜泣被她听到心中不喜,也或许是他对江渊还未完全改观,反正是没有太多的情感流露。
感激归感激,讨厌归讨厌,不冲突。
----
不可直视的太阳已经缓缓坠在西方,由金色刺眼化为了一轮深红日,盛大而宏壮。
一直心中有所挂念的李清平在崇章阁负手而立看着此种景象,心中触景生情,皇宫的这个崇章阁的由来已久,是除去七望族杨家拾遗楼之外最大的藏书之处,三层藏书共有两万四千卷,放眼望去,外部是四方宝塔般的样式还设有盘旋平廊,三楼处多设了一个便于冬日架炭赏雪观书的短台,而内部建筑是罕见的勾旋而上,下一层不见上一层越往上越小的结构,属于镶嵌叠层,在这其中又设有三三两两的读书台和长高各为二十七寸书架于地。
在临安城的人看来,崇章阁无疑长得有些奇怪,因为这种建筑在整个临安并不盛行,更多见于清江南边州城,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上任南清皇主个人极为喜欢清江南的风俗文化,这才在宫内搞了这么个四不像,还因此没被当时的太傅指着鼻子骂,不过这些开心事都是陈年旧事了。
一阵微风袭来,堕入回忆的李清平骤然回了神,再次欣赏着眼前盛景他嘴里念叨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目皇家院,这些个舞文弄墨的书生净是纸上出功夫”,说罢还自顾自地轻笑摇头,一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表情。
南清文臣当道盛行儒士之风,这种潮流多半是因为现在站于藏书院的李清平而起,虽说这位皇主的第一念头是想以文抑武,但到了后来似乎有些偏离主道,各种世家豪门弃武学文,除了培养十几个嚣拔扈从之外,其他后生一律读书遒劲求仕途,至于去当武夫安邦平乱,他的这些衣冠不染尘的臣子根本没这方面的心思,一是没人想吃这个风餐露宿的苦,这二便是前年江澜之死让众人心寒胆怕。
南清将士的待遇本就一般,若偶遇歉收年月,东、北两边的将士无一不是饿的心慌,这种情况下想让黎民百姓入伍充丁都为难事,何谈那些个嘴里天天念叨万般下品,唯读书高的书生。愁绪飘飞,李清平在崇章阁短台立尽斜阳,身影孤寂单薄,好似一阵风都能给吹走了般,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今日似乎比平时更加忧愁。
伸手触摸外栏,他饱含沧桑之感的目光掠过殿脊,灰瓦,眼中又带上了些许追忆,他的父亲生前有结拜兄弟三五人,前朝周武天子有总角之交,好像就他是孤身一人,之前胞兄在时和他指点江山尚有些趣味,如今他真是无能交心之人了。
缓缓收回视线,李清平转身回进崇章阁,入木质雕花门后,忙着在书架上翻找的元英便听到了脚步,回过头来,见到询问的目光,他轻轻摇头,然后又转回头去继续在书架上搜寻。
看着已经将书架翻了一边的元英仍未找到,他暗自确信自己绝没有可能记错放地图的位置,元英久寻不见定是出了什么问题,抻袍收袖打断元英,他开口吩咐道:“让楼下守阁之人过来见本皇主,孤还不信这种东西还能在这皇宫中长了翅膀,自己飞走了不成”
“好”被命令的元英停下手中活计回了一句,然后将拿出的几本古籍重新放回架子,快步下三楼,寻崇章阁守门十六卫,下楼间,他心中也同样犯起嘀咕,皇宫藏书院内无外人,能来此处的大多为公事借典,抄录佚文又或是整理书籍,倒是偶尔会有一些后宫的妃子,公主前来找两本有意思的耕种,鉴物之书,拿回宫内观摩学习消遣闲暇,但这些人都需止步于二楼,至于三楼,向来放的都是帝王心术,卜筮秘闻,非帝王应允不可登,先皇建此阁设此规矩本是为了以后教导皇嗣,谁知李清平登基十五年都没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