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春耕生产
雪琴走路越来越稳了,大家长爷爷在过完年后,交代了就叫五花!雪琴心里苦啊!但雪琴没办法呀,那么多的哥哥姐姐对比着呢!雪琴只能比照着来啊!今后就叫五花!
清明节刚过,春耕开始了。除了奶奶,所有的大人都早出晚归,早上吃了饭,带上糜面馍馍、菜窝窝和水出门,天快黑时扛着农具回家。大郎二郎每天挖野菜,三郎四郎跟着奶奶搭把手。平时,五花不是围着大姐二姐转,就是跟着奶奶转。经常听她们说话,才知道家里面居然种了150亩地!没有田,都是山地。主要种的是菽,也就是黄豆(有黄色和黑色)、小豆(有红色和绿色)、黑豆(比黄豆小而扁)和扁豆。黍,也叫糜子,脱壳叫黄米。稷,也叫谷子,脱壳叫小米。还有麻,荏,胡麻,高粱。荏和胡麻,每年除了留种,基本都卖掉了。麻,皮要剥麻,碾绳做鞋,还要织麻布。剩下的麻干当柴火烧。麻子也卖了。棉花没有见过。还有种各种菜,白萝卜、白菜、菠菜、胡荽、胡萝卜、胡豆。大人棉衣里面不是棉花,是经过反复碾压后的麦草。小孩子棉衣里面是羊和兔子的皮或毛。家里没有牛驴,种田靠人力。
村子也在山上,叫薛家堡子,村里一共是二十多户,都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我的爷爷兄弟三个,他排行老二。大爷爷家和三爷爷家,也人丁兴旺!
一个月后,一家人早出晚归终于种完了地,个个黑瘦黑瘦的!又开始给冬小麦拔草了!四个娘开始两两轮换着留在家里做家务了。麦田里的荠荠菜很嫩,都背了回来,有的在地里已经晒得半干。奶奶带着娘和哥哥姐姐择菜,去掉黄叶,洗净,在开水里烫一下,在凉水里稍微泡泡,控干水,挂在木杆上晾晒一天,第二天取下来摊在席子上晒一两天基本就成干菜了。晒好的干菜控成小把装在陶罐、大缸里或者麻袋里,一年四季搭着粗粮吃。
奶奶常常一边干活一边给哥哥姐姐说话,有时讲神话传说,有时讲村里的人情往来,有时讲生活技巧。五花经常一边听一边帮着摘菜,虽然慢,但是捡的干净。奶奶常常夸奖五花聪明好学。五花心里乐滋滋的!
五花发现,奶奶很会说话的。就是夸孩子,每个孩子都夸!从不打压哪个孩子,家里的孩子个个都有优点!大花二花有姐姐范,细心周到,勤快干净!大郎二郎,勤快嘴甜,会说话办事,村里人人夸赞!三花三郎四郎五郎有姐姐哥哥样,会带着弟弟妹妹玩,会拉着他们走路,会交他们学说话!六七八九郎和四花,最是听话懂事,不捣乱,爱干净!总之,一家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小米粥从今年开始一天两顿,奶水没了,也跟着爹娘吃几口他们的饭。能吃饱,就是不够好下咽。除了吃饭睡觉,五花觉得自己每天都要学习,感觉啥啥都不会,啥啥都不懂!就是晒干菜,保存好干菜,都有好多小技巧!晒干菜用开水煮烫后,干菜颜色绿不易生虫,也好保存。干菜要常常拿出来晒太阳才不会出虫子。见了村里的长辈要主动问好,要尊敬长辈,要敬爱哥哥姐姐,不能耍小性子,更不能觉得自己小,胡作非为!还有当时的农家谚语!感觉奶奶懂得很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古人诚不欺我也。
冬小麦地里的草拔了两次,前面拔的早,后面又长出来了。开始的嫩野菜拔完了,长老的野菜就堆在地头晒干,带回家当柴禾烧。接着又是给高粱、糜子、谷子、麻,豆子、荏间苗,施肥。家里的奶奶带着小孩子基本就是在晒各种干菜。
端午节,吃的是黄米粽子,每人一个。节后,就要开始准备夏收了。压场,打磨修理镰刀,缝补麻袋箩筐,检查草绳扁担。家里一共种了八十亩冬小麦,一亩山地大约能收一石麦子,听爷爷奶奶说希望今年能收一百石麦子。孩子越来越多了,也越长越大,吃的也会越来越多,今年收的粮食,只要够吃就好啊!我也不知道一石是现代的多少斤!这里粮食不说斤,大多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