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 链(附录道者不处)
脱 链
今天,只看到一件事:脱链;只见到一个人:他。
往县城的路,只有16里,他的链条脱了整整35次,不是三次,也不是五次。
第一次,大桥边,脱了。下车,安上,走!笑吟吟地。
不出15米,又脱。他又下车,安上,走!笑吟吟地。
这下子多了些,30米,又脱,又安,又走,又笑吟吟地。
第四次,他下车后,环顾四周,似乎在找修理铺,尔后叹了一口气,又安,又走,又笑吟吟地。
第五次,我又看到了,真切地。
第六次,我感到那人真傻。
第七次,我也傻起来,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
。。。。。。
第三十二次,我还是跟,傻乎乎的我。
一直到第三十五次,他到了家,我却过了站。我家不在城内。
回家,把这傻事告诉妻。
妻为之动容:撥我有时简直不如一链条!斳
什么?
我一时不明白。
忽然,妻笑吟吟,神色同那35次脱链人一样。
我大悟,飞奔出门,跨上车直走,妻追!
撥发什么疯?斳
撥找那人去,他妈的,这小子35次脱链为什么不嫌烦,好好去问问。斳
附录:
【以道为镜】《道德经》第二十四章:道者不处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
以道为镜
本章开头,老子就为我们描绘了两副画面:“企者不立”和“跨者不行”——这是老子想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企”是垫着脚尖;“跨”是三步并做两步,这都是典型的“欲速”。但这个“欲”字往往代表着试图以自己的想法超越自然规律,这个结果显而易见:失道肯定是走反的。所以,老话才告诫我们:欲速则不达。
我们学《道德经》首先就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思维的震动虽然无形,但却可以决定生命的走向。因为,不同个体频率的振动将创造出不同的生命现象。其实,人类与宇宙的联结方式就是“思维”,不同的思维联接着不同世界的能量——有的联接到了生长的能量,有的却联接到了萎缩的能量。而所有伟大的心灵都注重调试自身的思维力量!思维,能让个体与天地大道、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的领域联系起来。实际上,我们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思想行为来获取力量、预定未来。
在本章中,老子列举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四自人”——他们是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希望别人的目光、赞誉都聚集到自己身上,但这正是所有人都讨厌的状态。老子形容说,这“四自”就好像是吃得过饱、撑得难受一样,有道者可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摆明了是自讨苦吃!
所以,有道的人总是坚守着谦卑、敬畏、感恩、利他的信念和行动力。然后,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因为,有道者明白:有时急于求成,反而会坏事。只有忘记自己利害,忘记自己面子,忘记自己身段,心有慈爱,才会得到上天的帮助。
而那些骄傲的人、埋怨的人,则会在骄傲与埋怨中毁灭自己。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自己业力允许我们看到的。所以,只有业障深重的人才会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那么他污染的和耽误的永远是自己。
规律之说
第二十四章《道者不处》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