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于人类崇高的理想
在找到自己的文官武将班底后,李承乾就准备将精力放到发展方面来,经历了前些年的立国大战,贞观时期没有大规模的国战了,外部相对和平,在国内基本安定。
根据前世伟人的语录,这时候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但是当李承乾把精力放在生产上,打算以自己的封地试点,然后大规模推广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的古人的智慧了。
他的父皇与大臣们已经思考了如何发展生产,加强储备,而均田制、租庸调制、仓凛制度可以说是以现在这个生产力最适合国家发展的政策了。
他这几天一直在翻阅唐朝的法典。
李承乾前世就知道均田制,但是没有怎么细致地了解,当他翻阅均田制的相关法规的时候,泪水真的忍不住地往下流。
原来在唐初,每个人到18岁大约能分到100亩田左右,差不多都算一个小地主了,因为生产资料稀缺,比如说耕牛,种子等,所以每亩地生产的产量也不是很高,每年只能剩下一点,但是大约每三年能多屯一年的粮食。
他和马周之前见到的都是地主的佃农,佃农没有生产工具,没有土地,所以才会如此凄惨,但是大唐的重要地区基本都实行了均田制。
因为经过隋末战乱,到李唐统一全国时,民生凋敝,人口不足300万户,比隋朝巅峰时期的900万户,减少了三分之二。
人口急剧减少,田地大量荒芜,所以唐朝延续了“均田制”,将土地分给人民,轻徭薄赋,使得生产快速恢复,国力迅速得到了提升。
李承乾觉得唐朝的均田制应该是古代统治者们所实践的最高的政治理想了。
汉朝的政治核心思想是朝廷不允许你太富,你太富我就要盐铁官营,我就像割韭菜一样把你们这些富商割掉。但是他没有顾及底层人民的生活,简单来说就是,你不能太富,但是你多穷我管不着。
这一点确实和当时生产力有关系,但是在磅礴宏大的汉帝国后,那些底层的百姓的生活确实让人心寒。
但是唐朝的不一样,唐朝立国之前经历了多次民族融合,这个王朝骨子里蕴含着豪迈,她的骨子里蕴含着海纳百川的包容。
简单点说,就是唐朝朝廷从上到下都这样认为,你富人可以很富,你有钱我不管你,但是你穷人不可以太穷,如果你太穷,岂不是显得我朝廷很垃圾?
所以为了所谓的“面子”他们做了往前一千年没有人做,而往后一千年也没有人做的事情。
他们是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又是一群效用主义者,他们宁愿放弃一些自己的利益也要为了这万民,哪怕,无人懂他们,哪怕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千年后的人只用一句封建王朝概括他们......
有时候我们痛恨世家的剥削,世家的残忍,世家的独断,世家的自私......
但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崛起,我们这个民族的巅峰,都是世家带领创造的。
噫嘘唏!
自汉唐之后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朝代了,也再也没有哪个朝代让我们如此推崇了!
他们的风骨,他们尚武,他们的诗篇,他们的豪迈,他们的包容,他们的魄力!
自唐朝泯灭后,宋朝以及之后朝代科举盛行,选取那些寒门入仕,那些寒门底子薄且没见过大场面,见到皇帝就连忙跪拜。
他们的格局比起那群世家子弟可差远了,那群世家子弟从小就认为自己是做大事的人,他们所在的家族千年不倒,王朝的皇帝在他们眼中不过尔尔,当这群人心中装着崇高的理想,迸发的力量可想而知。
汉唐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王朝的制度,后世的王朝只能抄袭汉唐的制度,在遗漏之处修修补补,同是国家制度的修订者,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那些世家弟子们运用国家机器,想要实现他们千年前崇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