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成了女帝赘婿 > 第123章 我在教你树立威严

第123章 我在教你树立威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唐西稳了稳心绪,说道:“我没听错吧?皇帝要借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李潇潇此时也意识到自己的第一句话有些唐突了,脸上带着一点尴尬,却是将一本事先准备好的奏折递给了唐西。

唐西一边看着,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短短的几日之间,李潇潇继位,屁股还没坐热,大周的朝堂就“火光冲天”了。

是真的有火灾!

奏折上报:三日前,大周最大的两座粮仓突然走水,上千万石粮食被付之一炬,连根毛都没有剩下。而且,噩耗还远不止于此,连同在地里准备丰收的万亩良田,也在一夜之间遭遇蝗灾,从之前的“硕果累累”变为了如今的颗粒无收。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莫过于大周的两大粮食产地,幽州与苏杭一带。

幽州平原沃土千里,素来拥有天下粮仓的美誉,一年的粮食产量足以养活大半臣民。如今,遭遇蝗灾,再遇上粮库失火,说是砸碎了大周人的饭碗也并不为过。

苏杭一带,因盛产丝绸、棉花、锦缎,而闻名天下。此时,却突然被一场大火烧尽了大片的棉花地,杭州最大的几家养蚕场也突发“瘟疫”,蚕虫未及吐丝,已然死翘翘...

供给全国布匹锦缎的织造厂,包括官家作坊在内,也是同时遭遇大火,损失惨重。

同一时间,大周两大引以为傲的富庶之地,居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天灾。

这不可不谓之离奇!

背后的起因,恐怕不只是天灾那么简单。

唐西这时忽然想起了伊贺由子的“善意提醒”,她在几日前说过,要唐西注意幽州与杭州两地的变化,早做应对,甚至直言出了“饭碗”二字。

当时,唐西并不怎么相信这消息的真实性,但仍是修书送入宫中,提醒了李潇潇。

而李潇潇初初登位,又无理政经验,忙得像个没头的苍蝇,虽是收到了唐西的警示,却也来不及做出有用的批示,这才演变成了目前的事态。

现如今已经进入秋季,入冬后大雪尘封,已然无法再播种。

换言之,这场“天灾”若无法得到妥善的处置,大周人在这个冬季将陷入少粮少衣的窘境。

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便会滋生各种冲突事件,乃至于爆发民怨。

朝廷必然是要赈灾解难,以安民生。

少衣少粮,短时内不会造成什么可怕的后果。

但长时间如此,便会危及社稷的稳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道理谁都懂。

这也不难猜到了李潇潇此时困惑的原因,把唐少主叫回来,恐怕便是想要他出手帮助。

不过,按理说,大周立国数百年,并不是没有遇到过像这样的天灾人祸,内阁应该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赈灾流程,李潇潇只需对内阁放权,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此时却有意无意想要向唐西借钱,又是为何?

大周国库殷实,虽说两大粮仓走水,颗粒无收,但也可支取银钱从各地或者外邦购买物资赈灾。

这么简单的“道理”,李潇潇难道不懂?

唐西也并不认为,大周的国库无法支撑起一次赈灾。

将奏折合上,唐西说道:“潇潇是为了此事把孤叫回来的?且先不管两大粮仓走水的真实原因,只需从各地筹集物质,派往受灾地,并由户部支取银两赈灾,先让灾民扛过这个严冬再作打算,即可!”

“眼下,幽州与杭州突然失火,是个傻子都知道乃贼人所为。命廷尉府派出黑甲卫,常小威亲自前往受灾地彻查此事,务必揪出始作俑者。这些不用我说,你也该知道。但你第一句却问有没有钱,难道国库也生变了?”

李潇潇黯然道:“国库确实生变,但其实也没变。只是上皇此前已经定下了计划,将现存国库银两的十之八九,定做了军饷之用。朕动不了这些钱,内阁也不会同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