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把话说清楚
恩图报的,一直说多亏咱们老程家照顾,才能活着走到钱塘县。”
听到这话,程老太每一条皱纹里都是疑惑,杨家小子还能明白这个?
“杨家舅舅说得很中肯。”程天禄温声评价了一句,险些没把杨氏又给气破功,干脆扭开头不看大房一家糟心的兄妹。
“现在杨家一穷二白,也没什么能报答的。他不是也分到了二十亩丁田嘛,就想着把这良田给咱家种。”
杨氏之前铺垫那么久,就是为了说这件事。
钱塘县衙照顾杨智明父母早逝,父亲又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通融地提前了三年将丁田分给他。
然而灾民落户分到的丁田与祖传的家产不同,有是明文规定的:
五年内不准买卖,三年内不准佃租,避免钻空子。
杨智明从小娇生惯养,哪儿种过地啊。姐弟俩就琢磨着让老程家去种,大不了少抽两成。
程三牛一人照看二十亩地,农忙时还要人帮衬,再加二十亩就更吃力了。杨氏还指望他做木工补贴家用,就将主意打到了其他人身上。
在她的设想中,一说给二十亩地,程老太就该开心地连声称好才是。
到时候再顺势提出让杨智明住到客房里,等老四的孩子能自己住,起码还有好几年时间,足够过度了。
然而等她说完,却没有任何回应。
程老太看着像是笑,眼里却没有什么喜色,“你是说,你弟弟要把丁田给我们种?”
“是啊。”杨氏莫名有些心虚。
程老太继续问道:“那你弟弟靠什么吃饭?是要去镇上还是县里某个差事?”
“他,他不是有二十亩丁田吗?”杨氏愣了一瞬,下意识回道,“他一个人嚼用,怎么都够了。”
其他人这才听说门道来,就说杨智明能用程家给孩子买书的银子去喝茶听曲儿,怎么看都不是个明事理的人。
原来搁这儿等着呢。
这杨氏姐弟也不知是怎么长到这把年纪的,总自以为会琢磨、能算计,把别人都当傻子。
程老太瞅了眼三孙子,在心里叹了口气。
性子学歪还能试着扳回来,脑筋要是也随娘,这辈子就别指望考功名了。
“三婶,杨家舅舅的田地不是给我们种嘛?”程小棠再次发出单纯的疑惑,“给和送的意思,不一样嘛?”
多嘴多舌的臭丫头!
杨氏心中恼怒万分,恨不得将程小棠的嘴缝起来,只当作没听见。
然而程老太却容不得她装聋作哑,“老三家的,棠宝问你呢,怎么又不回答了?把话说清楚。”
“娘,小明一心报恩虽然是好事,也不能全然不顾自己。传出去,还容易让人想偏了。”
杨氏磕磕绊绊地说着练习过好几次的话,“地咱家先种着,收成分些给我弟。能等以后小明考上秀才,家里还能免一百亩地的税。”
程小棠听着感觉脚趾都要把棉鞋抠破了。
这是怎样的信念感,才能在所有人看傻子般的眼神中,继续说下去。
不对,还有程文韬和程三莲,兄妹俩没觉得杨氏在说胡话,还期待地看向程老太。
“难为你这么替家里着想。”程老太怒极反笑,“不如把大牛兄弟四个分到的八十亩地,都记到杨智明户头下面,刚好凑一百亩。”
“然后全家给你弟当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