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元辅 > 第277章 援朝抗倭(六)议入朝

第277章 援朝抗倭(六)议入朝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翊钧注意到,高务实提到用兵不是说宋良佐用兵之机,而是刘綎用兵之机,不免心中一动,试探着问:“播州平乱由刘綎负责?”

这句话看似直白,其实也有一点隐晦之处。那就是按照传统而言,宋良佐作为“巡抚四川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乃是名副其实的“抚军”,在平定播州出兵出力的诸省之中又以四川为首,那么宋良佐应该是名副其实的统帅,何以高务实的说法却不以他为首,反而以刘綎为首?

刘綎与高务实的关系,朱翊钧是清楚的,这其中包括刘馨作为京华秘书处秘书长,长期住在尚书高府——哦,今日之后应该改叫南宁候府了。

朱翊钧倒不是很关心高务实与刘馨之间是否有男女关系,哪怕他的胞妹永宁长公主与高务实……也有关系,但他作为皇帝是不会在意这种事的。作为皇帝,他在意的实际上是“实学派党魁”与“南军重要将门”之间的内在利益联系。

刘綎乃至于其父刘显,多年来一直跻身于实学派门下,或者更准确的说就是“高家门下”,可以看做是高务实在南军之中的头号大将,故而高务实愿意重用刘綎这件事本身并不奇怪。皇帝不解的地方在于,难道刘綎在高务实心目中的地位甚至高于同为实学派要员的宋良佐?

高务实当然能听出皇帝的疑问,但他的回答来得非常快:“军事攻略由刘綎负责,宋守忠(宋良佐,字守忠)负责政治、经济攻略,也就是方才臣与皇上所议,包括宣传渗透、经济封锁等方面——皇上,这些事极其重要,只能让宋守忠去办,刘綎那厮只会打仗,可干不来这些。”

“那厮”通常是一种不太客气的说法,但高务实用在于皇帝的对话中则是另一种意思,意在不否认他与刘綎的亲密关系,无论是他故作坦荡还是真个坦荡,那就看皇帝如何理解了。

朱翊钧的反应果然在高务实的预料之中,他立刻表示了理解,道:“原来如此。你说得对,这些政略上的事刘綎从未涉足,而且也不在其职权之内,自然是要巡抚亲力亲为才是。”

皇帝说完,沉吟了一下,又补充问道:“现在他们手里的实力够用么?实不相瞒,此前两次进剿失利,让我都有点怀疑南军的能力了。”

呃,南军嘛,整体实力肯定是不如北军的,毕竟北军绝大部分都是边军,此前两百年几乎长期处于战争中或者战争边缘,得到的锻炼远胜于南军。

南军前一次高光时刻,亦或者说是得到了相对比较充分的时刻,大抵还是倭寇侵扰最严重的那段时间。俞大猷、戚继光、刘显等名将都是在这段时间里打出声威来的,同时也练就了几支精兵。

不过南军的这几支精兵虽然能战,但因为其家丁军属性,所以规模都不大。比如戚继光的戚家军当年就长期维持在三千到四千左右,直到北调蓟镇才略有增长;

俞家军兵力波动略大,主要原因是其成分不像戚家军那么明确,并非专精陆战,而是一支水陆兼备的部队,但一般认为最多时也不过数千;

刘家军的人数反而最多,仅大名鼎鼎的降倭夷丁,在刘显辞任之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就有三千余,全军大概有七八千。

然而也正是因为刘家军总兵力较多,刘显又是个纯粹靠打仗才起家的将领,得不到南京高官、勋贵的支持,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刘家军都被指控军纪糟糕。当时的刘家军几乎每战必抢,还常常隐瞒缴获,直到投身高拱、高务实麾下才逐渐改善。

除了他们这三支精兵之外,也不是说就再没有能打的军队了。只是一般而言,剩下能打的军队要么兵力更少,大多只有“千余”甚至“数百”,要么就干脆不是汉兵——比如广西狼兵,贵州、湘西苗兵等。

另外,云南土司也有精兵,但由于云南的内外情况更复杂,所以其土司兵马就相对较少外调使用。

这么一算,南军中如果不算土司兵,真正能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