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元辅 > 第269章 战争序曲(十五)

第269章 战争序曲(十五)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京华的“职称制”分为武装职称制与非武装职称制,后者暂时不必详述,前者事实上就是军衔制的变名。

军衔是区分军官等级的称号和标志,武装职称当然也是同样的属性,但是很显然高务实不会使用将、校一类的字、词来形容自家的武装家丁,所以他直接使用甲、乙、丙、丁来代替将、校、尉、士,而列兵一级则用“新丁”代替。

这样一来,目前被授予最高武装职称的家丁如高珗等人,职称就是“甲级二等”,相当于中将军衔,而京华日本关东分舰队司令罗远则是“乙级一等”,相当于上校。

京华的武装力量虽然已经分了陆海两个系统,但军衔或者说武装职称上面暂时还没有区分,即暂时不分陆军职称和海军职称。

高务实也考虑过是否将来还需要添加如准将、大校之类的中间衔级,亦或者上将之上再增加大将、元帅等衔级,但那都是后话了。眼下京华的实力虽然不弱,但毕竟多方相加也就几十万,似乎还没达到需要添加层级的地步。

当时他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想起过《是,大臣》里的一个名场面,大意是说我们主力舰只有几艘,海军上将居然有几十个。高务实哑然失笑,然后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此刻在大宁城的三个不同事业部的三批骑丁中,武装职称最高的是土默特事业部一位“乙级二等”家丁头目,换算一下相当于中校,已经算是比较高的“军衔”了。

这位中校(方便起见直接用军衔形容)年仅三旬,是根正苗红的高家家生子,与开平工业区管委会主任高瑞还有点沾亲带故,论血缘算是同宗,只不过已经出了五服。

他从进入武装家丁体系就一直在骑丁中摸爬滚打,在河南、山西、北直隶都干过,后来调任土默特事业部,是京华土默特事业部护卫骑丁总队三纵队的纵队长。

三纵队原本就是负责土默特东部护卫任务的,满编为四千零三十八人,相当于一个协。他手里目前只有两千八百六十三骑是因为还有一部分正在执行任务,并不在城中当值。

眼下三方凑在一起的兵力是六千四百左右,不到四个协的兵力,也就是略低于两个镇(相当于师),但京华一直以来自恃装备精良待遇高,将近四个协的兵力在他们自己看来已经非常强大了。

由于经常在草原上执行护送任务,他们与蒙古人打交道的时间比较多,对于蒙古人的战备情况颇有了解。在他们看来,蒙古人的军队大部分不算常备军,而是一种依靠自身生存环境,使得军兵天然拥有战斗能力的临时征召军。

以他们的了解而言,蒙古骑兵的优势是马术根本不必特别训练,射箭方面也差不多,一些如“汗庭亲卫”之类的部队才算常备军,这些人除了马术和射术之外,比寻常蒙古兵强就强在马刀刀法,因为这个是需要训练才能熟练掌握的。

这也是为什么辉煌时期过后的蒙古骑兵越来越少出现冲阵作战的原因:拥有精湛马刀刀法的战士越来越少,再加上蒙古实力衰退,对于损失的承受能力大幅下降,使用马刀短兵相接当然不是个好主意。除非对方已经出现溃败,否则蒙古人很少冲阵,多半会靠骑射来获得胜利。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明军自漠南之战打出名头,又经过辽南之战、辽北之战的加持,现在不仅很少有什么溃败,甚至还摸索出了一套以步制骑的刺刀阵,害得此前几次大战时蒙古人都不得不使用过冲阵,造成不少损失。

这位中校名叫高江,他既然是土默特事业部主管东部地区的骑丁头目,当然会关注与之毗邻的察哈尔。根据他的了解,察哈尔骑兵这几年似乎在进行重装化,典型例子就是汗庭亲军配备重装的比例越来越高。

蒙古骑兵在一般人印象里似乎一直都是轻骑兵为主,重骑兵就算有也只占一小部分,甚至可能是极小的一部分,现在居然开始重装化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