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明太孙朱雄英 > 第一百零六章 乾纲独断

第一百零六章 乾纲独断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叶升与徐、常的分歧,其实就是两代人意识形态的碰撞。一方注重感情,另一方侧重实际,根子都是为国家,但做法却截然不同。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徐、常二人这招壮士断腕,等待补充完毕,再行征伐,似乎是最为划算的选择。

可向来护短的朱雄英,这次却一反常态,直接站在了与之毫无关系的叶升一边。走到巨型沙盘前的朱雄英,正告诸文武:军人要有感情,要有骨气。

祖宗筚路蓝缕,宵衣旰食开创的道统,是绝对不能用在利益上的。不管敌军有多少,不管准备有多么不充分,这仗都必须打。

刘家的汉室能够做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大明王朝,同样能做到。就算敦煌一线只剩下一个人,两陕的军队也必须去救。

“仲璟,说说你的意见!”

被太孙点名的刘璟,拿起沙盘前的木棍,直至敦煌一带,将昨日奏闻之事,又详细的复述一遍。

其一,嘉峪关以西诸部族,皆是重利轻义之辈,他们跟大明不是一条心,跟东察哈台二部就是全心全意吗?

之所以参与进来,无非是想着趁火打劫而已。他们自己心里也该清楚,一旦东察哈台汗国联军被击败,大明首先要问罪的就是他们。

是以,应趁他们的利益之心,派遣使者,向其等明言:反阵倒戈,牵制东察哈台联军者,朝廷过往不究,战后也会给予嘉奖。助纣为虐,顽固不化者,按律严惩不怠,灭族亦无不可。

当然,刘璟不指着他们能被三言两语便恫吓住,只是希望挑起他们利己的小心思-善求自保。只要在作战中,他们能裹足不前,或退缩怯战,那就是一大胜利。

其二,东察哈台联军,是蒙古部军,善长无后勤作战,他们的骑兵,渴了喝马奶,饿了吃肉干,可以实现短期无限制奔袭,只要马力足够,他们可以转进到任意地方。

可这携带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估计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敦煌一带的明军如此难啃,可以与他们耗到今天。物资告罄,自然是要补充的,而补充的渠道,只有两条。

要么不远千里,从国内转运,抵达前线者十不存三;要么就地筹集,与诸部争粮。眼下正值青黄不接之时,粮食正是短缺的时候,谁家也没有余粮。

争粮,就是争命!东察哈台联军,与这些部落必然会起争端,他们的貌合神离,将会更加明显。有了分歧,那他们之间的协作,也就不足为虑,与五国伐秦的道理是一样的。

其三,自洪武二十一年,太孙兼理两陕军务以来,军饷、粮食都是十足发放,惠及每一个军户。各部将士也都能在军中安心操练,军心士气得到了保证。

例如,洪武二十三年的北伐,贺兰山之战,两陕军队的表现就可圈可点,刘璟以为军心可用,战力有靠,打这一仗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然,两陕的守备任务同样重要,亦从关中的军户及民间,火速招募十万青壮。突击训练,临阵磨枪,随即拉到战场上,一仗下来,活着的,也就是军人一个了。

“仲璟知我心矣!孤有三句话,诸位无比谨记:勇者不惧,智者不惑,仁者不忧。”

“孤不管兀纳失里和沙米查干的肚子里到底是什么狗杂碎,孤都要把他们揍死。”

说到这朱雄英接过刘璟手中的木棍,开始向诸将阐述他的作战计划。其一,以魏国公-徐允恭、郑国公常茂为主将,领兵五万自嘉峪关而出,扫荡重兵防御阿丹、卜隆吉一线,寸土必争。

其二,由朱雄英自领三万精骑,过境不过城,沿大通河一路西进,穿哈拉湖,沿乌兰达板山直扑安定,进而挥兵向北,解敦煌、龙勒山之围。

其三,待火炮、粮秣、兵力募集足量后,由长兴候耿炳文统领,大军尽出,自西向南,与左右两军,痛歼东察哈台联军。.......

当然,需要补充的是,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