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人过五十日过午 > 129、再次偶遇高老

129、再次偶遇高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朋友告诉我:高老高东岳老先生在黄岛的名人艺术中心举办书法作品展,是否有兴趣和他一起去看看呢?

经他提示,我才想起来:二十年前,我俩在山里边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位书法家在山里体验生活,我们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候自己还是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对书画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颇为浅薄幼稚。朋友拿出一副装裱好的字画给我看,那是高老当年送他的作品,遒劲有力的笔锋,拙朴奇特的神韵,令人耳目一新——二十年后的高老,肯定在书法艺术上有新的突破。

下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穿过海底隧道以后,马路宽阔顺畅了许多。如今从滨海市区到黄区虽然没有了轮渡,却有了隧道和跨海大桥,交通十分便利。加之最近隧道收费又原来40元降低到20元,相信黄区会更快地融入滨海这个城市中。

沿着滨海公路前行,一路风景在蒙蒙冬雨中别有韵味儿,一幢幢参天高楼在两侧静立,偶或看到烟雨笼罩的海湾接连天际。行车约五六公里,抵达唐岛湾,看到了名人艺术中心——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一个私有制艺术中心,它不仅进行名人字画和古董的收藏,还有自己的拍卖公司。

电子显示屏告知高老的书法作品展正在进行,可是没有开门。于是,来到对面的建筑物里边避雨,顺手透过明净的窗户拍了几张外边的风景照。不经意间,竟然发现一位老人在就餐,那不是高老吗?!于是,等老人吃晚饭,走向前去打招呼,老人一听是仙山来的老朋友,十分高兴,抬腿就要去创作室会客。

陪同高老一起吃饭的中心副总也很热情。我们一起展开了二十年前高老赠送的书法作品并合影留念。高老回忆起当时在仙山采风的经历,想起了仙山道士给他算命的典故和老领导吕书记的笑话段子,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高老欣然提笔挥毫,为我们创作了“道法自然”、“山海情怀”、“海山仙境”和“厚德载物”四幅作品,落款处有“八十三岁”题跋,显得更为珍贵。冷不丁看上去,作品中透露出仙山的飘渺云雾,连绵群峰和道家仙宅的韵味儿,可见老先生对仙山的仙境留有深刻记忆并努力体现在自己的作品里边,引得我们连连称奇。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高老不忘当年给予自己热情款待的老领导。在电话中,老领导仍记得高老是高密人,清代大书法家高凤翰的九代后人。从高老诙谐响亮的谈话,老领导就知道了他身体十分健康,并对他赠送作品表示感谢,希望有机会儿能请高老来仙山,故地重游——“现在我也退休了,有更多的时间向你学习请教。”据我所知,吕书记唯一的女儿在加国,最近大多时间他也在那边,很无聊,“媳妇看孩子,我到处瞎溜达,外语又不会。”某次聚会上他说。

墨宝晾晒过程中,我们在高老的陪同下,参观了这些年来他的艺术作品,可谓眼界大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每一个领域都是必须的。没有承受孤独寂寞的人生,肯定是一事无成的虚度。

高老休息,我们来到二楼参观艺术中心的收藏:张大千、郑板桥、范曾、启功等大家的好多作品都是第一次看到真品。加之其他历代名家的字画、古董收藏,可谓琳琅满目,应接不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此工作多年的讲解员说起一件件艺术品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令人叹服。

告别高老,带上他的礼物,我们开始返程。但愿不久的将来,能够在仙山再次看到高老,聆听他关于人生和艺术的诙谐幽默见解,欣赏他行云流水般的书法,开启自己的心智,感悟做人和做事的真谛。

祝福高老,“长生不老”,恰如他用此四字组合创作的“寿”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