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五、秘境,王都
秘境,王都。
“客官,可是第一次来这中原王都?”
剃头匠打了一勺温水,浇在客人的头发上,用手轻柔地为客人按压着,清洗着客人略显粗糙的头发。
他见过很多人的头发,干不同的行当,很多时候也会在头发上显示的清清楚楚。
例如厨师,他们的头发一般比较油腻,沾多了油烟气。再比如农夫,他们的头发一般不怎么打理,草草的减掉就完事了,所以他们的头发一般比较干燥和凌乱。
而眼前这位,头发干干净净,但是头发的长度已是有许久尚未打理,头发长到了背肩之下,倒是不好胡乱猜测,一般都是读书人,或者其他书香门第出来的公子哥。
“也不算第一次。”客人闭着眼,剃头匠的手法让他很是受用,不愧是在王都,剃头匠的手法比外面高明太多了。“上一次来王都可是被王都的大人物请进去的。”
“客官说笑了,若是被王都的大人物请进来又怎会来我这小店剃发。”剃头匠不以为然,见过的人那么多,又怎会遇不见几个吹牛的人,王都的大人物都有自己专门的剃头匠,他们的手艺是全王都最好的那一批,若真是被大人物请进来,又怎会来这小店剃头。
见剃头匠不信,客人也没多说,继续享受着剃头匠的服务,心情愉悦的哼唱一首小曲,地地道道的青州小调。
在王都,听青州小调的人不多,大多是听一些热门的大鼓、京戏,偶尔听到与众不同的青州小调倒是颇为新奇。
剃头匠略微整理一下客人的头发,让客人端坐,拿出剃刀,熟练的在客人头上刮下一缕缕多余的杂发。
不一会儿,剃头匠又开始了话茬,做这一行的少不了与人打交道,剃头时与客人闲聊似乎也成了习惯,一是剃头对于客人来说是件比较枯燥的事,二来也好指望客人带来一些生意。
“客人是来自青州吧,在王都,会唱青州小调的人可不多啊。您这首小调应当是‘青辞’吧,出自青州王焕。”剃头匠问道。
“你识得青州小调?”客人有些惊讶,这青州小调一般很难在王都街头流传。
“也算是接待过几位来自青州的客人,都说青州常出读书人,就连这小调也是雅的很。”剃头匠笑着说到
不过他还没说,这青州小调在王都可是不受待见,据说这些小调都是青州的读书人去烟花之地随兴而作,在王都唱青州小调,往往会被认作浪荡子,惹人耻笑,所以这青州小调在王都除了花柳之地也是无人去唱。
“青州出读书人,哪来这么多读书人,不过尽是些沽名钓誉之人罢了。”客人苦笑。
“客人可不敢胡说,如今王都左相、翰林院院士可都是青州读书人出身,而且据说十几年前青州出了个神童,一岁识字、七岁熟读经史子集、十二岁所作文章令大学士汗颜。他才是王都大人物请进来的读书人。”剃头匠开始为客人整理仪容,剃头匠的工作是整个头部,包括面容的整理,去掉客人不修边幅的胡茬也是剃头匠重要的工作。
说到这神童,客人沉默许久,剃头匠知道或许提到了客人不感兴趣的话题,对于读书人来说,最是听不得这般人物。
自己寒窗苦读数十年,确是抵不过这些神童轻轻松松获得的东西,自然是会不甘,会愤怒。
急忙转换话题,继续说着:“客人来王都是出行还是公干?说起这王都,倒也没有什么游赏的地方,吃喝玩乐的地方倒是不少,就说这春缘阁,里面的姑娘个顶个的漂亮,特别是花魁邓引引,可是王都不少大人物请都请不动的姑娘,若是能听一曲引引姑娘的青州小调也算是不白来王都一趟。”
客人没有接茬,闭着眼,剃头匠猜测可以应该有些生气,看来自己的功夫还不到家,说了客人不高兴的东西了。
见客人不搭茬,剃头匠也知道自己应该不必接着说话了,安安静静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