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夏侯选士、司马害将
,此番太傅还朝之后,我们还要和曹爽在朝中打一场大仗!”
满心好奇的高珣不禁开口问道:
“哦?不知公闾所说的硬仗,所指为何?”
高珣早些年本是个心性纯良的少年,但自从与东乡公主成婚之后,他便变了。东乡公主早年心系夏侯玄,但却未能得偿所愿,一直心中恨恨。自与高珣完婚后,更是日日与高珣寻衅,日积月累之下,高珣渐渐便对夏侯玄心怀恨意。再加上他叔父高柔高文惠,乃是司马氏的死忠,他如今自然便一心一意与夏侯玄作对了起来。
司马师此刻听了贾充的话,心中一动,他不禁开口询问道:
“不知公闾,有何良谋?”
贾充笑道:
“此番南征,曹爽一派之漏洞,正是出在荆州!”
司马昭闻言,心中一动,他似懂非懂,不禁问道:
“可是与夏侯俊林有关?”
与贾充想到一块的卫瓘卫伯玉,此刻笑着对司马昭说道:
“然也!”
——————————
就在尚书郎邓艾即将出发南下之际,司马懿终于赶回了洛阳。
对于这个自己一手提拔的俊才,司马懿自然不会置之不理。
舞阳侯府中,邓艾此刻正与家主舞阳侯司马懿畅谈着。
略有口吃的邓艾由于与司马懿并不算生疏,因此并没有过于紧张,此刻口齿还算伶俐。在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伯乐面前,他激动的将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屯田策略尽数吐露了出来:
“此前,艾……艾曾东行陈、项,南……南下寿春,发现其地田良水少,水少则不足以尽……地利,良田荒废,甚是可惜,因此艾以为,宜在淮南之地广开河渠,如……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引水浇溉,还可以大积军粮,又能通运漕之道,实在是一……一举三得的不二之选!”
司马懿闻言,心中对邓艾的赞许上升到了极高。他对屯田之事极感兴趣,因此继续问道:
“士载此策甚妙,只是不知可有详细方略?”
邓艾一说起他的屯田方略,便激动不已,此刻他两眼放光,激动的叙述道:
“昔年,武皇帝破黄……黄巾,便是因为兴屯田之策,才得以积谷于许……许都以制四方。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次我大魏大军征举,运……运兵过半,功费巨亿,耗费甚多。如今淮南一带,尤其以陈、蔡之间田土最良,艾……艾以为,可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便常有屯田兵四万人,且田且守,即可戍边,亦可增粮!”
司马懿闻言,心中大奇,他点了点头,继续认真听了下去。
邓艾继续说道:
“且淮南水丰,常收三倍于西土、中原,除去四万兵众所费,粗略估计,每岁可收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如……如此下去,六七年间,便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
邓艾此刻说完了屯田之策,此刻灵光一闪,又想起了自己关于修补改建芍陂的计划,于是他又兴奋的将自己大修芍陂的计划告知了司马懿。
多年以后,每逢东南有事,魏军泛舟驾船便可由洛阳直至江淮,且四季灌溉、军食有储而又无水害之灾。而大修芍陂,则更有成效,邓艾在芍陂附近修建的大小陂塘五十余处,大大增加了芍陂的蓄水能力和灌溉面积,这也使得江南千年受益。这是后话。
“妙,大妙!”
司马懿听了邓艾的方略,拊掌赞叹不已。此刻,他心中欣喜的同时,也隐约生起了一丝忌惮。这邓艾如此大才,虽表面上谦逊老实,可实则内心孤傲,倘若让其得了兵权,自己后世子孙则未必能制约他。
看来,得让师儿和昭儿时刻提防着此人。
————
宣武校场之中,夏侯玄此刻正在巡视着新一批从军中推选上来的小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