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白驹苍狗、柔月清江
、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欲亡之也。臣以为,陛下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
曹丕听了刘晔的建议,竟是有些犹豫。
刘晔所进的助蜀伐吴、再伐孤蜀之策,自己明白。
可是他觉得,万一孙权是真心归附,如若自己讨伐,岂不是寒了天下弃暗投明之人的心?
曹丕思虑既定,于是反驳刘晔道:
“朕以为,此计欠妥。人称臣降而伐之,岂不疑天下欲来者心?若如此做,日后欲归降之人必以此为惧,其殆不可!朕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
刘晔听了曹丕的计策,竟不假思索就开始反驳了起来:
“陛下,缪矣!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刘备如若还军,陛下不能止也。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望陛下明察之!”
曹丕见刘晔再三劝阻自己,有些不悦,他皱眉说道:
“朕已欲封孙权为吴王了!”
刘晔听了这句话,脸色都变了,他顿首再次劝谏曹丕道:
“陛下,不可。先帝昔日征伐,天下兼其八,威震海内,陛下受禅即真,德合天地,声暨四远,此实然之势,非卑臣颂言也。权虽有雄才,其身份仅为故汉骠骑将军南昌侯耳,官轻势卑。正因其官微,江东士民才不服孙氏而有畏中国心。今我大魏不得已受其降,可进其将军号,封十万户侯即可,绝不可即以为王也。夫王位,去天子一阶耳。今陛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权既受王位,却蜀兵之后,外尽礼事中国,使其国内皆闻之,内为无礼以怒陛下。陛下赫然发怒,兴兵讨之,乃徐告其民曰:‘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也,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民人子女以为僮隶仆妾。’吴民无缘不信其言也。信其言而感怒,上下同心,届时,其战心加十倍矣。”
面对刘晔的长篇大论,就算说的再有道理,心意已决的曹丕也是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了。
曹丕望着刘晔,哼了一声后,传来了侍者言道:
“来人,速令中书省拟诏,就说令太常邢贞持节,赴江东,加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加九锡、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
建始殿。
皇帝接见了吴国的求和使臣:都尉赵咨。
“吴王何等主也?”
曹丕忽然突发奇想,想试探一下这位吴国使臣的胆量与应对。
可赵咨并没有在曹丕面前折节示弱,他朗声答道:
“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哦?”曹丕见赵咨不卑不亢,兴致盎然的继续问道:“如何聪明仁智,如何雄略?”
赵咨答道:
“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於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於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曹丕见对方能言善辩,不甘居于下风,一向以文才自称的他又问道:
“吴王颇知学乎?”
赵咨不假思索,立即答复道:
“我主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间,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曹丕听了这话,又故作怒状,大声问道:
“吴,可征否?”
谁知赵咨毫不示弱,他冷笑道:
“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
“吴惧我大魏否?”
“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惧之有?”
曹丕点了点头,最后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