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八章:设宴
正什么的,但那种概率太小了。
现在军中哪一个队正不是战功硕硕,不说杀敌数百,起码也得是杀敌数十人才有这个资格,随随便便拉出来一个,军龄起码都在十年以上。
而到了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军队职业化改革时候对于军龄的划分。
因为涉及到军饷问题,所以军龄必须要进行转换才能够定下具体的军饷。
而很多唐军又是以前的府兵改编过来的,府兵的性质也都知道,不可能当了多少年府兵就算多少军龄。
所以具体的转换方式是打了一年仗,就按一年的军龄来转换,而没有打仗的年份,则三年转换为一年的军龄。
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十八岁成为府兵,当了三十年的府兵,可却一仗也没打过,那他的军龄就只能是十年。
而他打了一年的仗,那么军龄就是十年半,不要小看这半年的差距,相对应的,就是每个月十钱的军饷差距,一年就是一百二十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百二十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说,军校生的好处就在于这一点,自毕业开始,他们就有了四年的军龄,而且也不用像普通士兵那样,从二等兵,然后转换为一等兵,在到第三年的下等兵,第四年的上等兵,然后就是退役回家,或者进入另一个新的领域,担任下士,相对应的级别也就是伙长。
军校生自打毕业开始,他们就会以学员的身份进入军中,在队正的职务上进行实习一年,一年期满,若是成绩合格,则去掉实习,正式的成为队正。
注意,队正无论在新的军制还是旧军制当中,都属于军官级别。
而新军制对于等级的划分也更加明确了很多,即队正以上则为官,上等兵以下则为兵,士一级则介于兵之上,官之下,通常指伙长或者伍长,但伍这个编制在军校这个最新的编制中已经不存在了。
虽然薛仁贵对于自己的将来还是很有信心的,可信心不等于一切。
军队即意味着战争,战争即意味着死亡,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高级别的将军,都有可能在一场战争中丢掉性命,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哪怕他自幼熟读兵书,对于军事的见解远超于同班同学,可薛仁贵依旧是不敢有任何的松懈大意。
而且在进入军校以后,这种感觉就愈发浓烈了不少。
因为他忽然间发现,军校对于军官的培养,并不是按照他所理解的方式去培养的。
或者说,军校对于军官的培养,更多的是在为全军转型而做准备。
军队转型了吗?转了。
自投弹车以及火箭炮,还有手雷出世以后,军队就已经算是转型了,因为以往的战斗方式已经失去了作用,在面临这些威胁的时候,只能洗白白了去送死。
当战斗方式发生彻底转变的时候,那就是转型。
如果说之前就是转型的话,那么薛仁贵觉得自己在军校中了解到的这些,才算是真正的转型。
全新的战斗方式,甚至在将来要抛弃掉弓箭和长枪,甚至是丢掉横刀这些唐军的主战武器。
取而代之的,则是那一杆杆尚不成熟的长枪。
现在不成熟,但作用以及威力却显示了出来,谁又能保证几年后这种装备还不成熟?
四年的时间很短,短到可能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四年的时间也很长,长到一眨眼的功夫,整个大唐便已经面目全非。
远处的长安城门处,渐渐的出现了一队人马,越来越多的人将更大的精力投入了进去。
人群的忙碌,打断了薛仁贵的思路,抄起手中的抹布,麻利的将桌面上的积雪给扫掉。
本是欢庆时,奈何天公不作美。
撑起帐篷有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