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宋徽宗并没有动怒:“为什么这么说?”
武值解释道:“当今圣上的确是算是一个好皇帝,但是眼下的世道真的是浑水一摊。”
“朝廷中奸
臣当道,好官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为了能够在朝中立稳脚跟,他们只能与那些奸臣拉帮结派,将整个大宋搞得乌烟瘴气,以至于都没有官能够为百姓说话。”
宋徽宗的右手紧紧攥着酒杯,没有再言语。
武值所说的这些,他又何尝不知呢?
当年他登基的时候接手的就是眼前这一个烂摊子,想要做些什么,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赵多福提心吊胆,生怕宋徽宗龙颜大怒。
她偷偷看了一眼宋徽宗,见宋徽宗神色如常,心里这才松了口气。
武值忽然话锋一转:“其实当今圣上做的也算不错,最起码百姓都能吃得饱饭,没有人饿死在街头。”
“而且皇上在书画方面颇有造诣,瘦金体风靡一时。”
“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而又不失其肉,锋芒毕露,是一种别有风韵的字体。”
听到武值后面站上的话,宋徽宗心中暗自窃喜。
赵多福非常害怕武值接下来会口无遮拦,说些让宋徽宗大怒的话,于是便开口主动岔开话题。
“你身为阳谷县的步兵大都头,现在离开阳谷县这么久,那里的治安谁来负责啊?”
对此,宋徽宗也十分好奇。
本地的官员是不能离
开太久的,否则长此以往会造成混乱。
听到赵多福的问题,武值忽然想到了帮助何九升官的事情。
官员的升迁需要吏部定夺,更是需要皇上那边认可才行。
不过眼下的王爷连皇上的圣旨都能搞来,让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员官升几级应该不成问题。
“宋先生有所不知,阳谷县的县令何九可是一名罕见好官。”
宋徽宗挑了挑眉:“详细说说。”
自从登基起,宋徽宗就一直呆在宫内,从没有离开过汴京城。
外面的事情全部都是通过大臣的汇报,他才能得知。
而今天,他是第一次通过大臣以外的人的口中,了解其他地方的事物。
武值缓缓开口说道:“虽然阳谷县只是一个常住人口几万人的小县城,可在县令何九的治理下,一切都井井有条。”
“原本周围的山林里有很多的贼人,县令大人通过几次围剿将山林中的土匪全部剿灭,哪怕是在晚上,大家都可以独自走在林中,安然无恙。”
匪患,一直都是各个地方难以解决的头等难题。
每年地方都会派出军队去附近的山头剿匪,可这样治标不治本。
听说阳谷县是一个没有匪患问题的地方,宋徽宗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