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收粮风波
确定了部队的伙食标准,关纯决定去巡查一下今年的粮食征收情况,虽说是大丰收,但是粮食还在农户手中,征粮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农民的负担还是太重了”,关纯带着向宠一边巡查一边感慨,华夏自古是农业大国,主要税收还是来自农民,农民本就地少还要承受巨大的苛捐杂税,从中更是层层盘剥,人民生活雪上加霜。地主到是地多,但是古代是以人头收税,不管地多地少收的都是一样的税,一些世家大族甚至不用交税。
长此以往,结果就是农民破产,卖掉田产,土地全都集中大族手中,农民也成为依附大族的包身工,又因为工商不发达需要的劳动力不多,经济上无法转化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大部分农民走投无路,于是就爆发起义,推翻现有王朝,重新分配土地。然后周而复始。
华夏历朝历代都想尽办法抑制土地兼并,但都是无功而返,这本质上就是皇权和世家特权的博弈,而皇权又是基于世家特权建立起来的,所以无论怎么搞都会失败。除了皇帝之外,其余所有官僚、隶属等都不希望抑制土地兼并问题,政策自然无法施展。在明末的时候,文官集团发展到巅峰,士人集团手中土地不仅不用交税,他们还逼迫皇帝免除了工商税,朝廷对农民一再加税,导致农民的负担极重,然后活不下去的农民大规模农民起义,最著名的就是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后来为了镇压起来和打击满清,又再次加税,结果李自成和张献忠基本上打都不用打,基本上传檄而定。
最搞笑的是崇祯皇帝为筹集军费公开的募捐,史称“捐银助响”他的丈人周奎明富得流油却拒绝捐款,哭得如丧考妣,皇后为给周奎明充面子私下给你他5000两,结果这货吞下2000两只捐了3000两,。而后来李自成进城的时候,这货率先迎接,还拿出几百万两谄媚李自成,不得不说这家伙真是个人才。
直到满清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按田亩进行收税,士族乡绅无差别当差,农民负担才缓解了一丁点。后来雍正过世后,他的好儿子十全废除了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政策,又导致农民把田投到文官士族手中避税,农民的负担是轻松了一点,不过国家的负担却更重了。
这一年多来,关纯和张飞想了不少办法敲了当地世家不少钱,但是在收税方面关纯还是十分谨慎的,要是关纯也搞个摊丁入亩,事情一传出去估计要被天下人五马分尸。那时候都是地方世家大族和军阀合作。而世家大族的根基和特权就是来源于土地,摊丁入亩简直就是在掘他们士族的祖坟,关纯肯定会被天下共击之。所以目前关纯只是将新清理出来的田和新开垦的田按亩收税,其余的还是维持原来的税收方式。
这是关纯来到一处征粮的地方,老百姓们挑着自家的大米大排长龙。
“麻老六,大米60斤!”两名兵士将一个百姓挑来的大米抬起来称,然后一名师爷打扮的计粮官麻溜的读出农民交纳的粮食数量。
“军爷,不对吧,我这一大袋子正好五斗米斗整整七十五斤呢这一两一钱也不能少啊!”麻老六一听急了,连忙解释。
“这可是官称,岂能有假”,计粮官颐指气使的指着官称道:“你是不是嫌这官称上没刻着官字啊!”
随后有指了指一旁官斛(计量体积道具)道:“认得这是什么字吗?”麻老六低头望去,上面印着一个大大的“官”字。
这是计粮官又狐假虎威对着麻老六和身旁百姓威胁道:“称乃是官称、斛乃是官斛,如果有谁不认识这官字,可别怨这官字不认识您,过斛!”
这时刚才那两名兵士又将麻老六的大米倒入官斛,结果一袋米倒下去,离斛口还差不少,计量官得意道:“看见了吧,这可是五斗官斛,若是你真有五斗米怎么斛口不见白啊!你这分明就是想蒙混过关!”
麻老六百口莫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