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风流 > 第391章 感悟

第391章 感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进入城池之中,城中显然经历过一场大火的焚烧和人为的捣毁,鞑子临撤退之前,显然是拿城池出气,进行了疯狂的破坏。

在巡视全城之后,张延龄和朱麟松了口气。城池之中的房舍虽然损毁严重,但是城廓城墙没有遭到特别大的破坏。除了北城城墙遭到那日投石机投石攻击,城垛破坏,城楼坍塌之外,城墙主体还是完整的。

毕竟是夯土和砖石打造的坚固要塞堡垒,想要破坏这样的城墙结构还是说说而已。

只要城廓完整,重建独石城便问题不大。无非是休整城楼城垛,重新建造损毁的房舍罢了。若是城廓倒塌,重建可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了。

独石城作为宣府镇上北路的唯一一座要塞堡垒,起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肩负屯兵囤积物资,作为北边长城各隘口烽燧城垣守军的后方基地,保证他们的物资粮草的供应以及紧急情况下的驻守堡垒等诸般作用。没有这座要塞在此,北边长城上的守军怕是一天也待不下去。

在仔细搜查了周围的山谷,查看了鞑子的踪迹之后,基本可以确定鞑子是全部撤离了。这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巴图蒙克的目标便是朱厚照,没有得手自然会撤走,因为他知道明军大队人马即将到来,这独石城也不是他能够守得住的地方。

张延龄和朱麟商议了一下,两人分头行动。由朱麟率一千五百兵马前往查看北边的喜峰口等长城隘口和城垣上的情形,确认鞑子是否已经完全撤离。

张延龄则带着五百名兵士和陈式一等数十名校尉整理城池,清理尸骸,并且搜寻城中百姓的下落。

午后时分,兵士们在城中废墟之中找到了几十名百姓。张延龄闻讯连忙赶去查看,发现那些都是一些年迈的行动不便的老翁老妪。张延龄连忙询问他们情形,从他们口中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城中百姓并没有被全部屠杀。城破当晚,南城门洞开之后,许多百姓趁着混乱逃出了城,躲到山林之中去了。留下的都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躲在废墟之中,鞑子倒也没发现他们。

听到这个消息,张延龄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他最愧疚的便是丢下了城中百姓突围了出去,让城中百姓留在了鞑子的屠刀之下。现在得知许多百姓幸存了下来,心里自然很是高兴。

张延龄派出了几只小队进山去找寻躲藏的百姓们,自己亲自参加到清理城内城外的尸骸和废墟的行动之中。

鞑子似乎清理了一些尸体,毕竟他们占领了独石城之后也不会连自己的兵士的尸体都弃之荒野不顾。但即便如此,散布在城内外的尸体还是到处都是。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明军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数量多达数千具之多。

由于天气炎热,大量的尸体已经腐败,很容易造成污染和瘟疫。掩埋也不太现实,而且会造成污染。于是乎张延龄下令将尸体堆积起来,进行火葬。

兵士们砍伐了树木堆在几座小山一般的尸体周围,在南城门外的空旷之地点火焚烧。黑烟升腾,直冲云霄。张延龄率众人站在城门外默哀拜祭,心情沉痛之极。

天黑之后。朱麟带着兵马回来了,告知了长城隘口的情形。不出所料,隘口烽燧遭到了大量的破坏,鞑子临走事捣毁了十几处要害堡垒。朱麟留下了两百兵士暂且留在各处隘口驻守。只是起一个哨探的作用,因为已经没必要守在那里了。

当晚,兵马在城中清理出来的空地上扎营。初更时分,张延龄和朱麟一起上了北城墙上。踩着遍地的石块,看着残缺的城垛,张延龄思绪起伏,想起了不久前在这里守城血战的情形,不禁唏嘘不已。

“延龄老弟,我听陈千户说了你们在这里的作战经过,朱麟对你钦佩的五体投地。此次独石城之战,我想不出我大明朝有谁能做的更好。换做任何人,他们也绝无可能在只有数千兵马的情况下对抗两万多鞑子兵马。且重创鞑子大军,护送皇上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