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京城亚运会的前世今生
。从老根据地到经济特区,从海内到海外,争相捐赠者数以亿计。京城亚运会集资工作遍及境外14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签约和承诺的集资额超过6亿元的目标。捐赠万元以上的团体达1300多个,捐款最多的团体是全国个人劳动者协会,总计2050万元,为表纪念,组委会特意将木樨园体育馆更名为“光彩体育馆”。捐赠万元以上的个人达110多人,最多的是港岛的霍先生,为此,组委会特别把国家奥林匹克游泳馆命名为“英东游泳馆”。
在这其中除了霍先生以外,还有不少人也捐款了,1987年,年仅12岁的颜海霞还在苏省建湖县湖中小学读书,平时有读报习惯的她无意中在报纸的中缝上看到了时任京城市副市长的张百发号召全国人民为亚运会捐款的消息,那个时候的她还不知道亚运会究竟为何物,只知道自己的国家要举办一项盛会,正在筹集资金。于是,她便将省下的1.6元压岁钱全部捐了出去。
由于不知道邮寄地址,小海霞便在信封上写下了“张百发叔叔收”,钱寄出后,她便将这件事忘在了脑后。没过多久,颜海霞收到了亚组委集资部的回信,信中说张百发已经收到她的捐款并转交至亚组委。
三年后,也就是亚运会开幕前夕,建湖县体委的工作人员找到正在上课的颜海霞,问她是不是曾经给亚组委捐过款并收到了亚组委的回信,当得到肯定答复后,体委工作人员兴奋地拿出报纸告诉她,亚组委邀请她以贵宾的身份出席亚运会开幕式。
颜海霞作为京城亚运捐款第一人,被邀请前往京城观看亚运会。
于是,最远只去过金陵的颜海霞,跟随苏省亚运集资团,踏上了前往首都的火车。在首都,她不仅现场观摩了盛大的亚运会开幕式,还见证了京城亚运会华夏代表团第一枚金牌的诞生过程。而这一次的华夏之旅,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颜海霞的一生。
从京城回到学校后,亚运赛场上运动员拼搏的场面和氛围一直激励着她,恰巧金陵水上运动学校的张教练看她身体素质不错,在征得她父母同意后,带她走上了专业赛艇运动员的道路。遗憾的是,由于伤病等原因,颜海霞并没有继续练下去,1994年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小学体育教师。
另外还有很多演艺界的明星们也纷纷慷慨解囊,相声大师侯宝林是第一位为京城亚运会捐款的知名人士。为了集资,已经72岁的侯宝林再次出山。对于当年的那笔一万元捐款,他说:“一万块钱,对于亚运会那么大的事儿,是微不足道的。不过,我自己心里知道,我这一万块钱来之不易,是一句一句说出来的。亚运会这么大的事情我必须支持。”最后他将所筹集到的钱全部捐给亚运会。
还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张明敏,很多人应该听过张明敏这个名字,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以歌手的身份知道他的,其他得知之甚少。他是一位即使自己倾家荡产,也会对国家给予支持的民族歌手,即使是后世他的事迹也不应该被大家遗忘。
当时我国获得了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承办权,对于我国来说这是第一次承办如此大规模的国际体育赛事。
但是就在举国为之兴奋的时候,也有个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要举办此次亚运会需要花费高达25亿的资金,这让我们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对于当时的华夏来说整个国家的财力都十分有限,东拼西凑最后也仅仅凑了19亿,还面临着6亿的缺口,不知道该怎么填补。
随着亚运会的举办事件越来越近,当时远在港岛的张明敏听说了我们所面临的难题,他二话不说说毫不犹豫地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带着换回来的钱来到了京城,主动与亚运会取得联系希望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点儿力量。
大概很多人不知道,当时的张明敏已经不是歌手身份了,他只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