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皇家发行商 > 第108章:宾主两乐

第108章:宾主两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其著作《农书》之《农器图谱》“秧马”条,不但收入以上苏轼所述秧马的形制、用途及功效等诸多事宜,还全文收入《秧马歌》,并将秧马绘图予以展示。这图就是后世教科书上的图片。

再之后,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载有苏轼所记秧马之形制和功用,同时收入《王祯农书》之秧马图。清代农学巨著《授时通考》全文引用《秧马歌序》,并配有秧马图。

一个名人的宣传,就是能够产生这等爆炸性的效果来,也难怪后世那些企业花在营销上的钱往往比研发投入还高。

研发投入有风险,这打广告可没有风险,拿了自己的钱,还不吹上天来。就这,一个个所谓名企还臭不要脸,顶着高科技企业的名头要补贴。不针对某企业,请勿对号入座。

最后,关于秧马,有人认为其为拔秧之用,有人认为其为插秧之用。前者占主流,本书取拔秧之说。

赵昕骑上秧马后,将拔取的稻秧放在马首上抽上几遍,将淤泥清理干净,放进中空的马身内,一片地区拔完之后,小短腿一蹬,这秧马就朝前面驶去,轻便省力。

但是其最大的好处,则是减少了对腰椎骨的伤害,若是站着去拔秧,每次都需要弯腰超过九十度,如此不出半个时辰,整个人都要腰酸背痛,要进行短暂休息。

坐在秧马上,则不需要如此大幅度地弯腰,对腰椎骨的损害会小许多,无论是抽土还是放秧的设计,都显得很巧妙。

这里重点说一下抽土这个过程,在很多人眼中,这不就是抽个淤泥的事情吗,有必要专门说吗?

事实上,有必要!拔出稻秧之后带着大量的泥土,为了方便携带,必然是要抽去泥土的。

没有秧马或是类似的存在,农民就只能够往自己腿上抽,一两次也就罢了,抽得多了,皮肤会被抽破。

淤泥里面的细菌进而会引发感染,在缺乏医药的时代里,很多人因此而腿部溃烂,最后糜烂至全身,不治身亡。

所以,这真的不是一个小问题。

半亩地的秧苗,尽管只是赵昕一人,也没有花费多少时间,最多就一个时辰多一些时间。

本来曹讽等人还询问过赵昕,是否要他们帮助,赵昕无一例外全部都推辞了,若是他们手脚很快,岂不是显得自己无能。

拔秧之事结束,接下来的插秧,就交由一干侍卫了,虽然秧马能够省力,但是连续工作一个多时辰,赵昕也累了。

一干精壮汉子下田,多如小山的秧苗刷刷几下就被他们给用完了。整个水田里满是稻秧,如同一排排标兵一样,站立地笔直无比。清风徐来,叶子为之摇曳,看了就让人赏心悦目。

本来赵昕还担心这些人富贵人家出身,十指不沾阳春水,可能干不好这活。

但是富贵人家出身,也有着不一样的命运,嫡庶之分依旧很明显。

北宋时期,爵位这类只能是一个人继承,但是分家产实行的是均分。所以,哪怕是你家大业大,几代之后也成为了一般人。也算是北宋一大特色,虽然不抑制兼并,但是却没有出现东汉及魏晋时期田连千百,跨州连郡的地步。

好比很多小老板虽然是老板,但是也是和工人一起干活的。

大族的一些子弟也是从小接触农活的,东宫侍卫中接触农活者不在少数,更不要说赵昕告诉了他们这次赵祯会来观礼,自然是连夜练习。

最后的结果嘛,只能够说,赵昕还是颇为满意的。

差不多到饭点了,赵昕便在东宫宴请这些宾客,其实一应物品还是曹皇后自内侍省调度而来,否则东宫根本无法操办下这等盛事。

宴席之间,赵昕顺势建议推广粪耧以及秧马等农具。赵祯当即自内藏库拨出上万贯银钱,用以打造农具,分发给京城附近百姓使用。

宾主两乐,其乐融融,全场气氛一片欢悦,赵昕也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