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236章 三不朽
利。
对于李然的这个看似“拖延”的理由,伍举也并未急着进行反驳,反而还甚至是颇有几分赞同的言道:
“嗯,先生所虑倒也甚为合理,那明日举便与先生同去。”
话音落下,伍举这才摆手,并示意众人退下。
而当李然回到自己的营帐之中,孙武听得了李然所述的帐内所言后,他便立时是提出了疑问:
“今晚伍举,似乎又在故意针对先生?”
即便是孙武,也看出了今晚伍举的异常。
把所有人都叫过去,却独独只问了李然一个问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不是故意针对李然,又是什么?
李然闻声,却只作了苦笑一声,并是叹息言道:
“哎,他这是要把我和楚国给牢牢的栓在一处啊。”
孙武闻言,不禁又皱眉道:
“难道?楚王和伍举是打算通过这一场仗,彻底将先生逼成一名楚臣?”
孙武当然也看得出来,伍举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获得李然的意见,很明显就是刻意要让这场仗给世人造成一种错觉:李然已是通了楚国,并倾力辅佐了。
换句话说,无论这场仗怎么打,最终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李然对于楚国而言是有功劳的。
如此一来,消息只需是一经传出,无论真假,即便李然再如何自辨,也都会因为这件事而成为事实。
正所谓“人言可畏”。
届时所有的周人之邦,谁还能信得过他李然?
简而言之,这其实就是要李然“众叛亲离”啊!
“为了让先生就范,他们可真是煞费苦心啊!”
饶是孙武也不由得是吐槽了这一句。
而李然却只“呵呵”一笑,不置可否的回道:
“哎,只怪自己平日里还是过于高调张扬了。正所谓‘君子藏器于身,伺时而动’。事已至此,我这‘藏器于身’显然是不成的了,便也只能是‘伺时而动’吧。”
的确,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他所能做的选择已然是不多的了。
“呀?这可不像是先生说出来的话啊。”
孙武有些诧异。
因为,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李然会如此的束手无策。
以往的李然总是给人一种无论任何事都难不住他的感觉,可是这一次,李然的无力之感竟是如此的强烈,甚至还说出了“伺时而动”这样的听上去似乎是有些丧气的话。
孙武紧皱着眉头,并是看着李然,一时也颇为担心。
他担心李然如今受困于楚国,会进一步影响了他的心志。
可谁知李然摇头一笑,示意他不必担心:
“料来也是无妨的,我其实也已经早做了准备。来舒鸠之前,我便已去信与子产大夫言明,此次吴楚相争,乃是转移楚国北进的最佳选择。以子产大夫之明,定能悟出其中奥妙的。”
李然这一句说罢,不禁又叹息一口,并是不无感的言道:
“嗨,宇宙之大,天地之阔,纵是圣王二帝也总会有头疼无奈之时,又遑论我等凡人之躯?”
“李然此生之所为,只要能贞而不改,不违本心,纵死亦可无悔矣。”
听得这些,难道李然这是准备躺平了?
当然不会
李然自到了曲阜之后,便再无任何躺平的想法。
李然的这一番自言自语,无非是在提醒他自己:纵是身处纷乱之中,亦不可随波逐流,忘了本初。反而是更应该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能迷失了对于伟大目标的追求。
当然,他所谓的“伟大目标”,并不是要成为那种拯救黎民于水火,挽救苍生于倒悬的英雄。
或者说,并不完全是。
因为他明白,这个世界无论诞生了多么伟大的英雄,最终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而他李然所要的,并不是逞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