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大踏步
怎么解释。
曹于汴根本不给他机会,道:“带走!”
衙役上前,将许显纯给压住,就要捆绑。
按理说,大理寺卿,别说都察院了,即便是阁臣,也不能随意羁押。
但刑部尚书倪文焕就在边上,一点异议都没有。
许显纯同样没有反驳什么,只是脸色苍白,惶恐无比,不做任何挣扎。
曹于汴押着许显纯进宫,这会儿,崇祯正在与黄立极,王永光说着事情。
王永光看了眼手里的手札,道:“陛下,是除开两京的巡抚,其他十一省巡抚,吏部都已拟定,吏部已命他们入京,等候陛下垂训。”
崇祯坐在软塌上,思索着点头,道:“对于地方上,大体的思路,就是不再任命布政使,巡抚常设,每任四年,由巡抚统领地方,以解决权责互不统属,相互掣肘的窘况。”
王永光躬身,又道:“南京六部尚书、侍郎都已押在南镇抚司,近来说情,弹劾的不少,吏部正统筹,将南京六部等的所有职权,归入北京……”
崇祯看着他,道:“南京可以保留,但分散的职权,应该归一,冗余的官员,也当裁撤。”
王永光听着,又看了手札,道:“对于各项职权的详细划分,吏部正在做,按照陛下的要求,权力与责任对等,权力到人、责任到人,杜绝相互推诿,责任不清,人浮于事的乱象……”
崇祯左手里转动着一串佛珠,静静听着。
毕自严等的这趟南下,自然不仅仅是料理两淮盐务,除了商业的事,崇祯也在借机着手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王永光说完这些,看着崇祯的表情,顿了顿,道:“清税司已经在天津,应天,南昌三处建立,目前主要整理辖地的商业情况,等汇总朝廷,仔细研究之后,明年便可颁布关于商业的新政。”
崇祯手里的佛珠转的很慢,目中思索不断。
这个时期的明朝,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已经在从封建向着资本过度,必须要维护住这点萌芽,这对大明未来的发展,万分重要!
“这三个地方,未必够。”
崇祯看着王永光,道:“加一个顺天府,一个,成都府。”
王永光闻言,道:“陛下考虑的是,臣回去会与户部再议。”
崇祯余光看了眼黄立极,道:“还有什么事情?”
王永光道:“陛下,长芦一案,十天时限到了。”
崇祯其实并不在乎这么一件小事,随口的道:“按照之前说的办。”
“是。”王永光便不再多言。对于他来说,长芦一案,周覃等人生不重要,关键是解决长芦弊政,将盐税拿到国库。“首辅,近来找你的人不少吧?”崇祯转向了黄立极。
黄立极微微躬身,道:“臣在来之前,刚刚送走英国公。”
崇祯手里的佛珠停下,放到小桌上,笑着道:“卿家,有什么想法?”
近来发生这么多事情,两淮且不说,就是南京六部眼见要被架空,作为首辅,黄立极肯定有很多想法。
黄立极面色沉思,旋即道:“陛下,六部补齐,剩下的就是内阁了,内阁还空缺三位。”
王永光瞥着黄立极,面露一丝古怪。这位是转移话题,还是真不知道陛下无意增加阁臣?
“首辅,你认为,那本黑账,在谁手里,上面都有些什么人?”崇祯看着他道。
黄立极没有犹豫,道:“臣不敢妄自揣测,但长芦弊案,牵涉重大,定然有朝臣在其中遮掩,只是无凭无据,无从判断。”
王永光慢慢收回目光。实则,知道这本黑账的人,都在怀疑,这本黑账,要么在黄立极,要么在张瑞图,是以,有不少人弹劾这两人。
崇祯心里对这本黑账很好奇,他想看看,大明的官场,还能烂到什么地步,有没有底?
崇祯又看了眼黄立极,伸手拿起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