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第261章 陌生来电
播出的,跟那些边拍边播放的电视剧不一样,不好操作。
其他电视台或者视频网站找上门来买版权,沈佳音倒是爽快地同意了,而且价格还很优惠。毕竟播放的渠道越多,影响力就越大。
总而言之,《赤月》的成绩确实不错,但沈佳音没有忘记,她写这个故事的初衷,所以一直在谨慎引导网上的风向。
在这样的双管齐下之下,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对那段惨痛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知道胜利并不像那些神剧里演的那样来得轻而易举,而是尸山血海里拼出来的。
作为华夏儿女,你可以不够优秀,可以一生平凡,但你应该铭记国家的仇恨、民族的耻辱!
作为小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吐槽,可以委屈,但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你得跟她一起同仇敌概,因为有国才有家!
就像一位妈妈写的那样:
对于那段黑暗的历史,大家的理解只停留在史书上那只言片语,或是英雄故事里那寥寥无几的篇幅。
与此相关的电视剧拍了很多,虽然也有关于鬼子、特务如何惨无人道的内容,但因为过于神化了我军甚至是老百姓的战斗能力,以至于给人一种胜利来得轻而易举的错觉。
俗话说得好,来得太过容易的东西,往往是不被珍惜的。
所以,想要华夏儿女铭记国耻热爱祖国,光靠这些是不够的。得让他们知道,胜利来之不易;得让他们知道,即便今天,我们依然处在群狼环伺的困境之中;得让他们知道,有国才有家
要知道,你所有的不满,所有的怨言,都建立在你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能吃得饱穿得暖,否则活着都成了奢侈,你还有什么心思说三道四找茬挑刺?
作为一名资深小说迷,我很少看有关那个年代的作品,因为在当今小说市场,这类作品本身就很小众,写的人少,写得好的更是屈指可数。
《赤月》这个书名太过冷门,要不是它简介写得不错,只怕早就石沉大海了。
而我关注它,是闺蜜推荐的。跟我不一样,她特别喜欢那个年代的爱情故事,说是有种别样的凄美浪漫。为此,我经常笑话她心理扭曲。
我是带着怀疑去读这本书的,结果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真正吸引我的,不是沈明月和肖曜日的爱情故事,而恰恰是关于国家的民族的仇恨部分。
骄阳似火没有刻意丑化敌人,也没有刻意美化自己人,更没有刻意煽情,她只是将故事娓娓道来,是非曲直、家国情仇都由读者心中那杆秤去称量。
全文读下来,我经常哭成狗,还一度怀疑这个作者是否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不然为什么对那个时代如此了解,讲出来的故事也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比如老百姓饿得只能啃树皮吃树叶这个情节,她就写得特别详细,什么树皮/树叶可以吃,剥/摘下来之后如何处理
我特地拿这个去问过我太奶奶,她已经将近百岁高龄了,但脑子还很清楚,是真的啃过树皮吃过树叶的人。她告诉我,骄阳似火写的这些都是真的。她还告诉我,小说里出现的那些看似作者自编的地名,当年都是有的。
我想,骄阳似火小时候肯定没少听家里的长辈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吧。极有可能,她家长辈也曾经是浴血奋战的先烈中的一员,家风渊源,所以才能养出这样三观端正的孩子。
得知《赤月》要拍电视剧,我是抗拒的,我太害怕它一搬上荧屏就变成另一部神剧了。但听说投资者和编剧都是作者本人,我又觉得没有人会傻得自砸招牌,但总归还是担心。
等待电视剧上映的日子里,我还试图把我儿子拉过来读原作,可惜我儿子是个学渣,说只要一看文字头就疼。偏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