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 第637章 被遗忘的那一角

第637章 被遗忘的那一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6袋,钙镁磷肥3袋,硫酸钾肥3袋,共计1517元,立此为据。”

“2003年2月12日,辖窝凼村赵坚强,赊欠兴隆农资店土豆种块(昆薯4号)400斤,尿素2袋,复合肥4袋,共计2217元,立此为据。”

“2002年2月10日,头道村张二毛,赊欠兴隆农资店玉米种子(石糯2号)6斤,尿素2袋,钙镁磷肥1袋,硫酸钾肥1袋,氟啶胺4袋,嘧霉胺2袋,草甘膦2瓶,啶虫脒1袋,共计525元,立此为据。”

“2001年8月11日,大火地村谢有龙,暂借兴隆农资店226元用于支付儿子学杂费,2002年6月1日前归还,立此为据。”

随手看了二十多份各式各样,其中甚至有烟盒纸和日历纸作为材料的借条后,萝卜瞅了瞅手上那个仅仅只是空了1/4不到的箱子,心里无声地叹了口气。

………………

在华夏,作为农业生产链条中最容易被人所忽视的一环,农资店对于农业生产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可以称得上“至关重要”。

嗯……

这么说也不完全对。

正确的说,是大众虽然对于农资店有所认知,但却对其了解的非常有限,而且听到的基本上都是些负面新闻——某某地方的农资店售卖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坑害广大农民朋友啊巴拉巴拉的。

客观上来讲,这种情况的确有,而且在过去的十多二十年里,这种事情也不能说只有一件两件。

但你要以为所有的农资店老板都是跟普通商人似的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你要知道,新闻之所以叫新闻,那是因为够稀奇、够有轰动效应——狗咬人不叫新闻,人咬狗才是!

在华夏,约有100万家基层农资店,保障和服务着8亿农民农业生活的顺利开展(后世只有6亿)——别说大部分了,只要超过2%的农资店都如新闻中报道的那样,整天销售假种子、化肥和农药,那不得天下大乱?

而之所以用上了“服务”、“保障”这两个词,是因为大部分的城里人并不不知道,这些农资店除了供应农业生产物资之外,还用“赊销”、“白条”这些极为原始的方式,每年向广大农民提供了天量的无息贷款支持。

后世曾经有一部故事背景为2011年,以真实事件改编,较为深刻反映甘肃张掖某地农村的电影,名字叫《隐入尘烟》。

电影一出来,便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人看了主人公“老四”的遭遇后,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苦”。

但在这部通篇充满着残酷与悲凉的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可能是大部分观众极容易被忽略的,也是这部电影中为数不多在深思之后,令人感受到一缕温暖的情节。

这个片段是这样的:电影的最后,在喝农药自杀前,老四把纯甜赊欠农资店的种子、农药、化肥的欠款,总计1570元全部还完了——虽然这笔钱在2011年的农村,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但老实了一辈子的老四既然干干净净地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就也要轻轻白白的离开,他不想亏欠任何人一分一毫。

对于没看过电影的人来说,很难理解为什么说这个情节为电影涂上了为数不多的暖色调。

这么说吧,老四的一生是悲苦的——被至亲的三哥剥削、利用、丢弃、无视,被同村的村民轻视和欺辱,连一所房子都没有的他,像条狗一样被其他人撵来撵去;甚至他这一辈子唯一真正属于他的,就是那个并不漂亮且因为患病,导致大小便失禁的老婆和结婚当天贴在墙上的那个“喜”字。

但唯有那个作为外来人的农资店老板,能给予老四充分地信任,愿意赊销给老四种子、肥料、农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淳朴信任,在这部写满了阴暗人性的电影中,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事实上,电影里这个情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